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台湾,请听我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82172
  • 作      者:
    吴锦勋采访/撰述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1.一本和齐邦媛《巨流河》、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齐名,并同时跻身台湾诚品书店畅销榜的好书。
  2.央视名嘴白岩松、南周名记东方愚、中信书店品牌推广经理戴鸿斌都曾心情激动地为此书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想。
  3.如此多令人敬重的台湾名流聚集在此,袒露真心,自曝家史与心灵挣扎:我们有多少机会可以读到这样的好书。
  4.在别处你见不到这么珍贵罕见的老照片:1960年的陈若曦和白先勇、三岁的蒋勋先生、幼时的“朱家三姐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
  想了解现当代台湾史,最快的办法莫过于读此书。
展开
作者简介
    吴锦勋,台大哲学研究所硕士,成长于桃园乡下。从事新闻工作十五年。2007年,以《今周刊》上《翻山越岭,一堂一百二十公里的英文课》一文获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之“卓越专题特写奖”;2008年,以《商业周刊》上《一家公司,干掉一个王国》获吴舜文新闻奖之“深度报道奖”。
  他的写作信念受到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启发:“用细如粉末的文字,重构这个世界的物性本质。”
展开
内容介绍
  星云大师、蒋勋、朱天心、林怀民、陈若曦、钮承泽等,回顾从一九四九到二零零九,以亲历与足迹动情讲述台湾六十年。这不是一段粗暴的历史概述,而是跌宕起伏、具体而微的人生与命运。
展开
精彩书评
  ★当我终于有机会站在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胜利与失败,重新阅读台湾这个历史的孤岛在过去岁月里的深深悲情,也才真正听懂了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与陈映真等人乡土背后的孤愤与挣扎。
  ——白岩松
展开
精彩书摘
  《台湾,请听我说》:
  革新保台“十项建设”
  被迫离开联合国后,台湾外交更是接连受挫,陆续失去了英、日等近百个重要友邦。
  失去联合国席位支撑执政的正统性,国民党有强烈的危机感,蒋经国也认清现实,不再谈“反攻大陆”,而倡导“革新保台”,台湾才是安身立命之地,必须拿出力量来建设。
  蒋介石的身体每况愈下,1972年,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以接班人姿态开始当家。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使一向依赖美国的台湾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隔年6月,美国决定停止对台湾无偿军援,然而到了1973年10月,竟爆发第一次的“全球能源危机”,石油价格剧涨,更使通货膨胀如火上加油,让亟欲发展出口的台湾受到严重打击。
  为了振兴经济,那一年年底,蒋经国提出“十项建设”计划,借创造岛内需求,来刺激经济复苏,发展运输、电力基本设施,并决定发展重工业,推动产业转型,“中钢”、“中船”、“中石化”也于日后陆续成立。
  1974年,时任“经济部长”的孙运璇接受留美学人潘文渊博士的意见,成立电子工业研究中心(工研究院前身),决定以“半导体”作为台湾下一波经济发展重点。
  1976年,台湾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签约合作,分批派遣青年工程师赴美受训,包括曹兴诚、史钦泰、曾繁城、杨丁元等,后来都成为科技业的领袖人物。这一年,另一个出生鹿港、毕业于交大,没跟人一窝蜂出国的施振荣,创立宏基电脑(Acer)。创立三十三年后的今天,Acer成为全球第二大笔记型电脑公司,更是台湾骄傲的自有品牌。
  1979年,因产油国伊朗政局不稳,爆发第二次能源危机,台湾当局财政出现赤字,鼓励民间投资。该年,在李国鼎的号召下,成立资讯工业策进会,推动电脑资讯工业和资讯教育。1980年底,台湾设立了第一个科学园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联电、台积电等电子大厂纷纷成立,成就曰后“台湾硅谷”美名。台湾开始从劳动密集走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一年,台湾地区的国民平均所得终于突破两干美元大关。
  南方朔分析,1970年代,台湾当局除了有计划在岛内培植科技人才,并积极延揽海外科技精英一波波回台,带回了电脑科技、专业分工、要求生产逻辑、生产效率化等观念,这种经济面合理性的要求,逐渐转移到要求社会的合理性,甚至更转移到政治运动上,间接影响知识分子思索:“什么是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合理性?”这种静悄悄的动力,使社会实现了重组的可能。
  南方朔曾做过台湾1960到1980年代“体制膨胀速度”的相关研究,由此来看台湾的现代化程度。他言简意赅指出:“这个体制膨胀曲线包括归台学人、教师、学生、公务员、公司登记等成长数字,结果每条数字都很符合经济成长。这个道理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官僚系统逐渐因合理性而分化,政治也由硬性权威逐渐变成软性威权,原本不审判就枪毙的,变成可以公开审判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 压抑年代的追寻与幻灭
季季: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
胡乃元:老爸爸的星空图
星云大师:我听不懂妈妈的话
孙越:想家,那就好好唱歌吧
黄文雄:四二四那一天,我开了一枪。

第二部 裂变开始 融合初萌
陈若曦:政治运动是一种催眠术
蒋勋:台湾要把暧昧性扩大为丰富性
林怀民:“从容”的下一步
胡德夫:“美丽岛”还没唱完
郑崇华:一个流亡学生的绿能台湾梦

第三部 新的再生、新的梦想
朱天心:那一个谦卑的小水罐
钮承泽:“外省人”这三个字曾令我非常伤感
顾玉玲:以善意的容器,包容对待异己外来者
施振荣:品牌,台湾的新竞争力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