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请听我说》:
革新保台“十项建设”
被迫离开联合国后,台湾外交更是接连受挫,陆续失去了英、日等近百个重要友邦。
失去联合国席位支撑执政的正统性,国民党有强烈的危机感,蒋经国也认清现实,不再谈“反攻大陆”,而倡导“革新保台”,台湾才是安身立命之地,必须拿出力量来建设。
蒋介石的身体每况愈下,1972年,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以接班人姿态开始当家。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使一向依赖美国的台湾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隔年6月,美国决定停止对台湾无偿军援,然而到了1973年10月,竟爆发第一次的“全球能源危机”,石油价格剧涨,更使通货膨胀如火上加油,让亟欲发展出口的台湾受到严重打击。
为了振兴经济,那一年年底,蒋经国提出“十项建设”计划,借创造岛内需求,来刺激经济复苏,发展运输、电力基本设施,并决定发展重工业,推动产业转型,“中钢”、“中船”、“中石化”也于日后陆续成立。
1974年,时任“经济部长”的孙运璇接受留美学人潘文渊博士的意见,成立电子工业研究中心(工研究院前身),决定以“半导体”作为台湾下一波经济发展重点。
1976年,台湾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签约合作,分批派遣青年工程师赴美受训,包括曹兴诚、史钦泰、曾繁城、杨丁元等,后来都成为科技业的领袖人物。这一年,另一个出生鹿港、毕业于交大,没跟人一窝蜂出国的施振荣,创立宏基电脑(Acer)。创立三十三年后的今天,Acer成为全球第二大笔记型电脑公司,更是台湾骄傲的自有品牌。
1979年,因产油国伊朗政局不稳,爆发第二次能源危机,台湾当局财政出现赤字,鼓励民间投资。该年,在李国鼎的号召下,成立资讯工业策进会,推动电脑资讯工业和资讯教育。1980年底,台湾设立了第一个科学园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联电、台积电等电子大厂纷纷成立,成就曰后“台湾硅谷”美名。台湾开始从劳动密集走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一年,台湾地区的国民平均所得终于突破两干美元大关。
南方朔分析,1970年代,台湾当局除了有计划在岛内培植科技人才,并积极延揽海外科技精英一波波回台,带回了电脑科技、专业分工、要求生产逻辑、生产效率化等观念,这种经济面合理性的要求,逐渐转移到要求社会的合理性,甚至更转移到政治运动上,间接影响知识分子思索:“什么是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合理性?”这种静悄悄的动力,使社会实现了重组的可能。
南方朔曾做过台湾1960到1980年代“体制膨胀速度”的相关研究,由此来看台湾的现代化程度。他言简意赅指出:“这个体制膨胀曲线包括归台学人、教师、学生、公务员、公司登记等成长数字,结果每条数字都很符合经济成长。这个道理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官僚系统逐渐因合理性而分化,政治也由硬性权威逐渐变成软性威权,原本不审判就枪毙的,变成可以公开审判了。”
……
展开
——白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