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狐:胡琏》:
不久胡琏领导的特工连迎来了新的战斗任务,由于胡琏的特工连在长江到处埋雷,日军数十舰船被炸坏,几乎没舰船可使用了。日军不得不从国内派来一只大型机修舰,现在这个大家伙已停在芜湖段长江江面上。
这艘舰平时担负的只是些修理舰船的任务,一到大战之时,便与其他舰艇一起参与沿河炮击的军事作战,给中国军队多次带来损害。因而,胡琏的特工连把进攻对象定在这艘机修舰上,以拔除这颗碍事的钉子。
当时,日军机修舰在日军舰艇中还算是老大哥,因为在安徽、江苏地区虽然河流众多,但许多地方不太适合大的军舰作战,而是适合小型的舰艇。这样,机动灵活、火力又强的机修舰便成了日军在江河作战中的宠儿,其武器装备都十分齐整。从整体上看,机修舰共有小舰和护卫舰10艘,技术人员300名。日军和雇佣军军官50名,每天晚上有30名军官人员来住宿,舰上装备的武器有:105榴弹炮6门,8l迫击炮6门,75炮6门,37炮3门,40火箭筒4具,以及雷达和各种充足的步兵武器,其威力已经相当于一个炮兵连的规模。
由于中国军队的游击战总是那么捉摸不定,日本也十分清楚,如果让该舰艇停泊在较窄的江面,岸上中国军队只需几发炮弹便可将它消灭,因而机修舰总是游走于较宽的长江江面,并且始终都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以免成为我炮兵的攻击目标。即使在平时的暂时停泊,机修舰也做好一切防卫准备,在舰周围30米半径内布下漂浮器材作为防护圈,在这个范围内禁止别的船只通行。舰的前后各安排了3具探照灯,舰两侧各一具,观察台四具。这些探照灯既可以照明又可以对江面进行搜索。每隔5分钟敌人便在舰周围扔下一批手榴弹。
为了除掉日军的机修舰,胡琏对特工连进行了专门训练,然后进行合成训练。并指定了队长,对具体执行任务的人进行编号分工:1号、2号带炸药包执行爆破任务,3号点火,4号铺设导火索,5号做预备队员。把炸药运到第一集结位置,其余人选择阻击位置,保证安全。
特工连的计划是,第一集结位置选择在机修舰东南方向江岸2500米处,第二集结位置距第一集结位置5000米,在目标以北2000多米的地方。第一集结位置主要负责策应与保护。特工队员经过一番测算,决定要将炸弹安在敌舰前方靠近机舱的关键位置。
行动开始了,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别将爆炸所需器械带到第二集结位置,开始观察敌人的反应与位置变化。由1号、2号特工在前头打头阵,其他成员依次呈梯队跟上。当我军接近到敌舰500米处时,敌情突然发生变化,四处枪声大作。怎么回事?莫非敌人已经发现了特工连的行动了吗?原来,这纯属巧合。就在特工连向敌舰靠近之时,其他他几处战场的战斗正在打响,敌舰上的日军见四处都是枪声从远方传来,大惊失色,连忙全体出动警戒,并且派出飞机沿江巡视,两艘较大的护卫舰也从日军基地开来,用以增援这一带的行动。但让日军大惑不解的是,其他地方的枪声日益激烈,大炮声更是不绝于耳,而这一带的江面却风平浪静。这又是怎么啦?其实,由于师部的安排,为了给胡琏特工连提供歼敌条件,使敌人误以为我军没敢对防守严密的机修舰下手,因而故意去骚扰该舰,这样就可以麻痹敌人,利于特工行动。但这一来却使特工连此次的夜袭行动化为泡影,他们见敌人防守更加严密,已经无从下手,便决定先不打草惊蛇,全体行动组成员全部撤回。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行动组特丁付出了更大的耐心与毅力,胡琏到师里去协调支援。一个月后,在1938年11月10日,特工连再次以同样的方式展开行动,但当爆破组进入距目标600米处时,敌人正好发出警报。全连镇静地监视和观察敌人,继续接近目标。
本来一切都进行得天衣无缝,敌人只是胡乱开枪,并不对特工连行动形成直接威胁。然而,也许是敌舰此次命不该绝,就在爆破组前进至距目标100米时,敌人又打开了探照灯,不断打枪和扔手榴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