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年行走世界,迄今足迹已达欧洲、美洲、亚洲、非洲30余个国家的50多座城市。《城之影》(共2册)是这一行走的成果,将“看世界”与“看电影”相结合,属于“电影文化”的大范畴。
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城之影》选取了一个独特角度:结合世界城市与电影文化,以真实的城市景象解读虚构的电影影像。本系列以城市独立成章,选取了32座世界城市、千余部电影——走出银幕,对比一座城市真实的历史、政治、文化、艺术;走进银幕,观看一部电影如何呈现并想象一座城市。
《城之影》将帮助读者更好、更深入地理解电影里的城市以及与城市相关的电影,使看世界的读者爱上电影,也使看电影的读者更爱世界。
与其说,这是两本书;不如说,这是我的十年。
2008-2018,亚洲-欧洲-美洲-非洲,近三十个国家的九十座城市。
萨特的《词语》,是我的分水岭。他建了一座词语城堡,在里面刀光剑影、呼风唤雨,最终摧毁了他的虚拟王国。而我就像伍迪·艾伦的电影《开罗紫玫瑰》里从银幕上走下来的男主角,走进女主角的生活,寻找戏剧与现实的对照记。
现代美国人韦斯;安德森对老欧洲做了一场巴洛克想象,致敬“世界主义者”茨威格。某种意义上,我也是一个世界主义者。用真实界的行走,修正想象界的幻觉。
苏珊;桑塔格说:我喜欢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同时已经走出了很远。
感谢走过的每一座城。吮吸着它们的光华,我变成现在的样子。
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乡愁在四海寻找家园。
未来,我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但一定会继续走。
行走,也是我的哲学。
咖啡馆情人
在塞纳河边散步,沿岸小小的绿箱子,都像桥上的爱情一样上了锁。黄昏时分,箱子打开,谜底揭晓:传说中的左岸二手书市。
让左岸出名的,除了咖啡馆,还有与新浪潮共存的“左岸派”。由阿伦·雷乃执导、杜拉斯编剧的《广岛之恋》(1959),开篇便拉 开了现代电影的大幕——在原子弹的灰烬下,渐渐露出两个肉体的摩挲……德国一位心理学家说:障碍是欲望的线索。杜拉斯的性感从来不在裸露,而在“障碍”——她的爱情永远生于绝望和禁忌。法国女演员来到广岛拍电影,邂逅了日本工程师,但是无尽缠绵也无法拯救她的痛苦——二战时,她与德国军官相爱,并目睹他被毙街头。
巴黎女人的时尚不是 LV,是做自己。她们用自身劫持了男人,而非道德或义务。前*夫人卡拉·布吕尼,穿着詹尼·范思哲的蓬蓬裙登上 T 台,弹着吉他将鲍勃·迪伦给《天生杀人狂》的You Belong to Me 唱得低沉性感,白衬衫牛仔裤的几分钟露面为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平添法兰西风情。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2010)将知名地标悉数奉上: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蓬皮杜、卢浮宫、黄昏、雨中……伍迪的巴黎很美,而我的*眼巴黎很旧。它的美,需要付之时间。
在左岸,萨特御用的花神咖啡馆坐满了慕名而来的世界客。若要追溯,*早的思想集市诞生于维也纳的咖啡馆。1863 年人们在土耳其人围攻维也纳后遗弃的兵营中发现了大量咖啡豆,一个维也纳商人用这些咖啡豆开了欧洲*早的咖啡馆,维也纳咖啡馆的大理石桌子铸造了 20 世纪开端的西欧精神世界。后来,这一咖啡馆风华重现于巴黎,以至有法国作家不无戏谑地说——这个广场的呼吸、心跳和睡眠,全赖花神与双叟了。
二战后巴黎的声名,拜咖啡馆里的艺术家和哲学家所赐。他们住在肮脏拥挤、没有暖气的旅馆里,于是咖啡馆成了吃喝、工作、社交、取暖的天堂。萨特与波伏娃在花神用完早餐,上楼写作 3 小时, 午餐后再上楼写作 3 小时。20 岁出头的两个人,为哲学教师资格考试做准备。波伏娃想与知己分享一切,萨特却提出了史无前例的爱情契约——允许偶然爱情,彼此相互坦承……
巴黎输出浪漫,也输出智性;盛产自由、果敢的女子,也盛产卓越的知识分子。如同众多街道以哲学家和作家的名字命名,“知识分子”一词就来自法语 intellectual。我的*本萨特读物,不是《存在与虚无》,是《词语》。它成为我人生感受力的分水岭:小萨特建了一座词语城堡,在里面刀光剑影、呼风唤雨,这分明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