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永存的视觉:走进感光化学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5534902
  • 作      者:
    陈萍,李金培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感光化学是“化学”这棵树上的一根小枝,它是实现人眼看到的瞬间现象成为永久写真的科学基础。它渗透到国计民生的每一个角落,它是人们美好的回忆的惟一真实见证。
  《走近化学·永存的视觉:走进感光化学世界》首先将150年来照相术发展的历程介绍给读者;然后在阐述一些光和色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走近化学·永存的视觉:走进感光化学世界》揭示了从银原子变成可见影像的化学奥秘,以及黑白照相、彩色照相乃至一步摄影快速成像的化学原理;同时,也使读者对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各种光敏材料及其应用领域有所认识和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美国伊斯曼一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年轻时是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1878年,他学习英国人在玻璃板上涂明胶乳剂的技术,自己进行尝试,发明了自己的照相乳剂配方和涂布机,并在英国申请了专利。1880年,美国人罗切斯特租房生产照相干版。1881年,商人亨利一斯特朗与伊斯曼合伙成立“伊斯曼照相干版公司”。后来由于伊斯曼的潜心研究,1883年他又推出了卷状感光胶片,并与威廉一华耳科合作发明了负性相纸和卷轴支架,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相机。该相机的外形像个盒子,里面装有纸胶卷,每卷可照100张。照相师在拍完一卷后把整个相机送回生产厂冲洗,厂家再把重新装好胶卷的相机还给照相师。此举轰动了照相界。当时伊斯曼的口号是:“你只需要按快门,其余的交给我们于。”这一口号至今仍展示在柯达公司研究所的大楼上。到1889年,透明片基胶卷代替了纸基胶卷,已非常接近现代用的胶卷了,并且用了暗盒,可以在日光下装卸。1892年,伊斯曼照相干版公司正式更名为“伊斯曼一柯达公司”。
  自从照相术问世起,每个照过相的人就都希望,所拍的照片不仅是只有黑自明暗而且要有多种不同的色彩。只有彩色相片才能正确表现我们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种“彩色梦”一直到麦克斯韦(Max—well)发现了三原色原理才算初步有了着落。
  1861年,30岁的麦克斯韦在伦敦的皇家学院作了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报告。他指出,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由红色、绿色、蓝紫色(即所谓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而得到。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对同一物体,在同一角度、位置分三次照了三张黑白负片:第一张通过红色溶液(滤色镜)拍照,第二张通过绿色溶液(滤色镜)拍照,第三张通过蓝紫色溶液(滤色镜)拍照。这样就得到了三张负片,再分别由这三张负片各印一张正片。然后,他用了三个幻灯机将三张正片分别投影到同一屏幕上,每个幻灯机前对应地放置拍照时所用的溶液,这样就在屏幕上看到了彩色影像。这种方法是在物理学家们对光的研究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称为加色法。
  依据加色法原理,杜·赫洛(DuHauron)于1869年发明了彩色网格法:在支持体表面上涂一层由染成红、绿、蓝三色的微细单元构成的特殊滤色层,然后再涂上对色彩敏感的乳剂。曝光时从胶片的背面进行曝光,即光线先通过滤色层再使乳剂层曝光,反转冲洗后用白光投影时就能看到彩色影像了。但在当时,彩色网格法并没有成功,原因在于当时所使用的乳剂。它们只对光谱中的蓝色和紫色部分敏感,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色盲乳剂。
  1873年,海尔曼·沃格尔发现,在乳剂中加入适当的染料,可使乳剂不仅对光谱中蓝紫色部分敏感而且对绿色和黄色部分也敏感。之后,许多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寻找新的染料和恰当的使用方法。在感红的染料也被发现后,人们就可以制备出实用的全色片了。
  1904年,法国的流明公司首次把用彩色网格法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获得了成功。彩色滤色单元构成的不规则图案是由染色的土豆淀粉颗粒组成的,上面涂了一层用以保护的清漆。今天,彩色网格法作为照相技术虽然已不再使用,但它却是彩色电视技术的基础。
  ……
展开
目录
前言
1 照相术的发展史
1.1 早期的照相术
1.2 彩色照相的由来
1.3 感光科学发展史上的几件大事

2 照相离不开光和颜色
2.1 什么是光
2.2 光的折射与反射
2.3 光的吸收
2.4 颜色
2.5 三原色与颜色匹配

3 卤化银感光奥秘
3.1 卤化银微晶的生成
3.2 卤化银感光特性
3.3 如何缩短拍照时间
3.4 如何延长感光范围
3.5 影像的实现————显影和定影

4 彩色照片的由来
4.1 彩色胶片及相纸的构成
4.2 彩色形成过程
4.3 彩色显影剂

5 一步摄影
5.1 宝丽来和它的发明者
5.2 银盐扩散转移
5.3 彩色拍立得
5.4 计算机·扩散转移·印刷

6 形形色色的卤化银胶片
6.1 透视物体内部结构的X射线胶片
6.2 大地侦察用的航空遥感胶片
6.3 红外航空胶片
6.4 热红外成像用胶片
6.5 全息感光材料
6.6 其他胶片

7 非银盐感光材料
7.1 非银盐无机感光材料
7.2 非银盐有机感光材料
7.3 电照相材料

8 印刷材料
8.1 印刷版
8.2 感光性印刷版材
8.3 直接制版PS版
8.4 喷墨印刷
结束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