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深基坑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理论及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12081181
  • 作      者:
    贾金青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贾金青  河北沧州人,1962年生,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br>    主要从事岩上工程、结构工程及工程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写了《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岩上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等3部国家标准;获得了《一种基坑侧壁的柔性支护方法》等3项国家发明专利;已出版《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两部专著,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佘篇。主持参加了近百项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主持完成了百余项大型深基坑、高边坡及结构工程的设计、试验与施工,解决了工程中大量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br>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施工企业协会岩土锚固工程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工程学会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展开
内容介绍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是一项全新的支护技术,作者于1993年提出并用于实际工程中。由于其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在深基坑支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r>    本书对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受力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了锚杆预应力大小对基坑塑性区分布及破坏滑移场的影响;研究了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下不同岩土条件的破坏模式;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体系的设计方法;为了便于读者掌握该技术,编写了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的设汁与施工指南;最后通过几项成功的工程实例帮助读者应用该项技术。<br>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研究生、科研单位有关专业人员以及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深基坑支护概述<br>    1.1  基坑支护的内容和特点<br>    1.1.1  基坑支护的主要内容和功能<br>    基坑支护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地下部分施工时,需开挖基坑,进行施工降水和基坑周边的围挡,同时要对基坑四周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正常、安全施工的一项综合性工程,其内容包括勘探、设计、施工、环境监测和信息反馈等工程内容。基坑工程的服务工作面几乎涉及所有土木工程领域,如建工、水利、港口、路桥、市政、地下工程以及近海工程等工程领域。<br>    基坑支护是地下基础施工中内容丰富而又富于变化的领域。工程界已意识到基坑支护是一项风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型学科,它涉及到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力学、原位测试技术、施工技术、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等多学科问题。基坑支护大多是临时性工程,影响基坑工程的因素很多,例如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具体工程要求、天气变化、施工工序及管理、场地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可以说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br>    基坑支护工程作为土木及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是基坑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基坑支护的事故不断产生,特别是一些重大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事故,教训非常深刻。总的来说,基坑支护技术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br>    1.保证基坑四周边坡的稳定性,满足地下室施工的空间需求,即基坑支护体系要起到稳定土体的作用。<br>    2.保证基坑四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即控制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变形位移,将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br>    3.保证基坑支护的施工作业面在地下水位以上,即通过截水、降水等排水系统措施,保证施工作业面的要求。
展开
目录
序<br>前言<br>第1章  深基坑支护概述<br>1.1  基坑支护的内容和特点<br>1.1.1  基坑支护的主要内容和功能<br>1.1.2  基坑支护的主要特点<br>1.1.3  基坑支护的发展<br>1.1.4  基坑支护的信息化施工技术<br>1.2  基坑支护方法概述<br>1.2.1  悬臂式支护结构<br>1.2.2  拉锚式支护结构<br>1.2.3  内支撑支护结构<br>1.2.4  重力式支护结构<br>1.2.5  土钉支护<br>1.2.6  复合土钉支护<br>1.2.7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br>1.3  基坑支护方法分类<br>1.3.1  按支护结构的刚度<br>1.3.2  按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br>1.4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br>第2章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br>2.1  研究背景<br>2.2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br>2.2.1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基本组成<br>2.2.2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施工步骤<br>2.3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特点<br>2.4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与其他支护方法的比较<br>2.4.1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与土钉支护的比较<br>2.4.2  预应力锚杆秉陸支护与拉锚式支护结构比较<br>2.5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的适用土层及应用范围<br>2.5.1  最适用于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的土层<br>2.5.2  不适合用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的土层<br>2.5.3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的应用范围<br>2.5.4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的局限性<br>2.6  锚杆构造及受力状态<br>2.7  支护面层<br>2.8  锚下承载结构<br>2.9  排水系统<br>2.10  小结<br>第3章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的设计计算<br>3.1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方法综述<br>3.1.1  极限平衡法<br>3.1.2  数值计算法<br>3.1.3  工程经验法<br>3.2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设计计算内容<br>3.2.1  稳定分析、计算<br>3.2.2  预应力锚杆计算分析<br>3.2.3  面层计算分析<br>3.2.4  锚下结构计算分析<br>3.3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稳定性分析<br>3.3.1  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失稳模式<br>3.3.2  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br>3.4  锚杆计算分析<br>3.4.1  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br>3.4.2  锚杆内力计算的经验方法<br>3.4.3  锚杆内力计算的反力法<br>3.4.4  锚杆承载力计算及设计<br>3.5  小结<br>第4章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力学行为的分析<br>4.1  概述<br>4.2  有限差分法<br>4.2.1  有限差分基本方程<br>4.2.2  平面问题有限差分方程<br>4.2.3  显式有限差分算法—时间递步法<br>4.3  计算程序与计算模型<br>4.3.1 FLAC程序简介<br>4.3.2  本构模型<br>4.3.3  计算模型和参数<br>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br>4.4.1  基坑位移分布<br>4.4.2  预应力锚杆轴拉力分布<br>4.4.3  预应力大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br>4.4.4  预应力对基坑滑移场的影响<br>4.5  小结<br>第5章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施工<br>5.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br>5.1.1  施工前调查<br>5.1.2  施工计划<br>5.1.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br>5.2  基坑开挖<br>5.2.1  基坑开挖<br>5.2.2  坡面修整<br>5.3  预应力锚杆(索)的施工<br>5.3.1  锚杆钻孔<br>5.3.2  锚杆制作安装<br>5.3.3  锚杆注浆<br>5.3.4  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br>5.3.5  锚杆工程质量与验收<br>5.4  喷射混凝土施工<br>5.4.1  喷射混凝土的作用<br>5.4.2  喷射混凝土的类型<br>5.4.3  喷射混凝土材料<br>5.4.4  喷射混凝土的施工<br>5.5  锚下结构的制作安装<br>5.6  锚杆(索)的防腐<br>5.6.1  锚杆杆体的防腐蚀<br>5.6.2  锚固段的防腐蚀<br>5.6.3  自由段的防腐蚀<br>5.6.4  锚头部分的防腐蚀<br>第6章  预应力锚杆现场测试与施工监测<br>6.1  预应力锚杆的现场测试<br>6.1.1  破坏性试验<br>6.1.2  验收试验<br>6.1.3  蠕变试验<br>6.2  预应力锚杆的施工监测<br>6.2.1  施工监测的主要内容<br>6.2.2  施工监测的主要仪器<br>6.2.3  施工监测的方法<br>6.2.4  锚杆的长期观测<br>第7章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工程实例<br>7.1  大连胜利广场深基坑支护<br>7.1.1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br>7.1.2  支护设计方案<br>7.1.3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施工<br>7.1.4  锚杆抗拔试验<br>7.1.5  基坑位移<br>7.1.6  工程造价分析<br>7.2  大连远洋大厦工程深基坑支护<br>7.2.1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br>7.2.2  支护结构方案<br>7.2.3  施工方法<br>7.2.4  基坑位移<br>7.2.5  工程造价分析<br>7.3  大连海昌名城深基坑支护<br>7.3.1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br>7.3.2  支护结构方案<br>7.3.3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施工<br>7.3.4  基坑位移<br>7.3.5  工程造价分析<br>7.4  大连新天地深基坑支护工程<br>7.4.1  工程概述<br>7.4.2  岩土地质条件<br>7.4.3  支护设计方案<br>7.4.4  施工组织设计<br>7.4.5  现场测试方案<br>7.4.6  锚杆内力测试<br>7.4.7  坑壁位移测试<br>第8章  基坑预应力锚杆支护设计与施工指南<br>8.1  总体要求<br>8.2  术语<br>8.3  基本规定<br>8.4  工程调查与岩土工程勘察<br>8.5  支护体系的构造<br>8.5.1  柔性支护的构造<br>8.5.2  锚杆构造及布置原则<br>8.5.3  支护面层<br>8.5.4  锚下承载结构<br>8.5.5  防腐蚀耐久性要求<br>8.5.6  排水系统<br>8.6  计算<br>8.6.1  一般规定<br>8.6.2  锚杆设计<br>8.6.3  混凝土面层设计<br>8.6.4  锚下承载结构计算<br>8.6.5  支护整体稳定性分析:可采用极限平衡法<br>8.7  施工技术<br>8.7.1  一般规定<br>8.7.2  土石方开挖<br>8.7.3  锚杆设置<br>8.7.4  全长粘绪陸锚杆施工<br>8.7.5  端头锚固型锚杆施工<br>8.7.6  摩擦型锚杆施工<br>8.7.7  预应力锚杆施工<br>8.7.8  自钻式锚杆施工<br>8.7.9  面层施工<br>8.8  现场试验和施工监测<br>8.8.1  一般规定<br>8.8.2  破坏性试验<br>8.8.3  验收试验<br>8.8.4  施工监测<br>8.9  施工质量检验与工程验收<br>8.9.1  质量检验<br>8.9.2  工程验收<br>附录<br>附录一  岩土体与浆体间粘结强度推荐值<br>附录二  钢丝、钢绞线、钢筋强度标准值<br>附录三  典型基坑支护照片<br>参考文献<br>主要符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