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
第一篇 细菌学总论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第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三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
第四节 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机制
第四节 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第二节 机体的抗菌免疫
第三节 感染的来源与类型
第二篇 细菌学各论
第六章 球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第四节 奈瑟菌属
第七章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菌属
第二节 志贺菌属
第三节 沙门菌属
第四节 其他肠道杆菌属
第八章 螺形菌
第一节 弧菌属
第二节 弯曲菌属
第三节 螺杆菌属
第九章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孢梭菌属
第二节 无芽孢厌氧菌
第十章 分枝杆菌属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第十一章 动物源性细菌
第一节 布鲁菌属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第三节 芽孢杆菌属
第十二章 其他致病菌
第一节 棒状杆菌属
第二节 嗜血杆菌属
第三节 军团菌属
第四节 鲍特菌属
第五节 假单胞菌属
第三篇 病毒学
第十三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第四节 病毒的干扰现象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第六节 病毒的遗传变异
第七节 病毒的分类
第十四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病毒的传播方式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类型
第四节 抗病毒免疫
第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六章 呼吸道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二节 麻疹病毒
第三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
第四节 风疹病毒
第五节 腮腺炎病毒
第六节 冠状病毒
第七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第十七章 肠道病毒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
第三节 轮状病毒
第十八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第六节 其他肝炎病毒
第十九章 虫媒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第三节 登革病毒
第四节 森林脑炎病毒
第二十章 人类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二节 EB病毒
第三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
第二十一章 反转录病毒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第二十二章 其他病毒及朊粒
第一节 狂犬病毒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第三节 人类细小病毒B19
第四节 朊粒
第四篇 真菌学
第二十三章 真菌概述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三节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第四节 真菌的防治原则
第二十四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
第一节 皮肤感染真菌
第二节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第三节 深部感染真菌
第四节 条件致病性真菌
第五篇 其他微生物
第二十五章 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第一节 支原体
第二节 立克次体
第三节 衣原体
第二十六章 螺旋体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
第三节 疏螺旋体
第二十七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一节 放线菌属
第二节 诺卡菌属
第六篇 免疫学基础
第二十八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第三节 免疫分子
第二十九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第三十章 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类型
第三节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与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第四节 抗体的人工制备
第三十一章 补体系统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与调控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
第四节 血清补体异常与疾病
第三十二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一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概述
第二节 HLA分子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第三节 HLA在医学中的意义
第四节 HLA的分型技术
第三十三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第四节 免疫耐受
第五节 免疫调节
第三十四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第三十五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诊断
第二节 免疫治疗
第三节 免疫预防
附录 英汉名词对照
内容摘要
《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美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供医疗美容技术、医学美容(本科、大专层次)各相关专业使用的一门基础课教材。全书共分6篇35章,内容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概论,各类细菌、病毒和真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以及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与调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免疫诊断与免疫防治。《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美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概念明确、重点突出,将医学知识与医学美容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必要的美容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从而为以后学习美容医学和其他临床医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