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外一种语言,本身要经过较大的变化。道安对于当时“译胡为秦”的情况的总结,是颇能反映在翻译过程中因为语言习惯、表达习惯等不同而带来的变化的。
佛经原本是一种口述记录体文本,带有明显的口头性特征。但是佛经的中译者,因为受“秦人好文”的影响,在风格面貌上改造了佛典。由质朴到文雅,带上了文人雕琢的色彩;中译者以一种书面作品的眼光对待佛经,把很能反映口头性特征的“叹咏丁宁,反复或四,不嫌其烦”等特点,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被当作多余的重复而“裁斥”②。就文本而言,“五失本”失去最多者,还是在佛经的口头性特征方面。可以说,佛经的翻译,使佛经第三次遭到较大规模的人为“破坏”。
因此,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佛经,至少是经历了上述三次较大规模的有意无意的人为“破坏”之后的文本。而在每一次的“破坏”中,口头性特征的一些具体表现,首当其冲。所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佛经,其口头性特点和其原初形态相比,肯定已经失去了很多。尽管如此,佛经的口头性特点仍然较为明显。最能反映出其口头属性的,就是其中较为普遍地表现出的程式化特征③。
佛经的程式化特征,就其大的方面说,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佛经在叙事结构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程式化特点。就像民间故事总以“从前”、“古时候”等方式开头一样,佛经的开头正如我们前面已经指出的,总是以“如是我闻”、“我闻”“闻如是”等语言作为吟唱的发端。然后介绍佛陀说法的地点、在场的人物等情况,之后以“时”、“尔时”等表示时间的词作为具体说法的过渡,展开具体的内①《大正藏》卷34,第862页。②这也是文人整理民间口头说唱性文学作品时常常出现的情况。因为整理者以作家作品的眼光来衡量民间文学作品,因此,不仅其中带有口头性特点的部分常常会被认为重复、多余而被毫不可惜地删除,而且还常常会得到他们的加工和修改,尽量减少甚至于弥合其中存在的“瑕疵”,殊不知,这也正是民间文学的特点之一!③现代民俗学家认为,程式是口头文学现场创编的重要手段。有的学者还根据作品中程式化手法所占有的比重,来判断一部不能确定其是口头还是书写的作品的性质。我们在后面变文的程式分析部分中,要对程式做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多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