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6590
  • 作      者:
    李睿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的研究方法概括为“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并用、理论与实际结合”。具体采用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方法,借助规范分析,并结合量化研究和有选择性的实地经验研究为依据,融普遍性与地方性于一体展开讨论。根据《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研究的需要,分别对台湾北、中、南部不同类型的县市基层进行实地考察,调查采取查阅资料、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式展开。
展开
作者简介
  李睿,女,土家族,1982年生,重庆石柱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台湾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现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地方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CSSCI收录6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针对上述关于地方派系与选举的研究,《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笔者李睿认为,欲观察地方派系的真貌,必须兼顾外在政治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握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之间的逻辑关联,从派系的组织结构与运作特性角度去观察派系生存的结构体系,地方派系与选举提名的内在关系,探讨地方派系在选举动员中的影响力,最终讨论地方派系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因此,《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旨在探讨解严前后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问题,寻求制约和影响地方选举的派系因素,通过派系在台湾地方选举中的角色及其影响,讨论台湾地方选举及民主发展问题,吸取和总结台湾地方选举中派系因素的经验教训,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从而为推进大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地方派系研究议题
  依台湾地方派系的研究议题而言,不同的划分方式得出不同的结果。如果从政治、经济与社会三个研究层面来探讨,可以得出以下三种议题:
  第一,政治层面。这部分的文献很多都是研究在国民党威权体制下地方派系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度性的设计与地方选举的开放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模式,并且随着政治民主化的历程使得国民党与地方派系关系发生变化,或者是地方派系之间因为相互竞争所产生的势力变迁。主要是探讨地方派系与政党、府会关系、选举、投票行为、权力结构、动员管道等问题。这些文献的观察范围,有以历史角度分析所有台湾地方派系,如陈明通教授的《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也有通过两个县(市)地方派系做比较得出派系发展、变迁的共通模式,如吴芳铭的《地方派系的结盟与分化变迁之研究:以嘉义县和高雄县为例》;还有通过个别县(市)观察来进行分析,如沈国屏的《派系、反对势力与地方政权的转型:高雄县的个案研究》等。
  第二,经济层面。其文献大都是在探讨过去国民党与地方派系互动关系,即地方派系如何通过国民党特殊制度的设计获得区域经济特权的过程。如赵永茂教授的研究重心就摆在地方派系与地方建设的关系;陈明通与朱云汉教授的研究重点就在分析国民党威权统治之下地方派系所享有的寡占经济的种类与影响;而王振寰教授与陈东昇教授是从政治社会学的观点出发,研究因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兴财团”,并如何通过有效管道参与地方派系政治,使地方派系发生质变等。
  第三,社会层面。主要在探讨地方派系形成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意义。以往的研究层面大都以人群关系网络作为地方派系的基础。进而以“利益”作为动力来凝结或扩大此人群关系网络的实质动员。此种利益包括政治性利益、经济性利益与象征性利益。从社会层面对地方派系的研究强调关系网络联结的地方派系是政治动员的行动单位,其个人的存在是有别于西方社会下独立个体的意涵。表面上,华人对于公共事务较不热衷而呈现散沙状,但在选举动员的权力面子争取上,个体却被联系在一张张关系的网络之中。这种看似松动的个体,通过以人群关系为基础的网络扩张,却同样可以发出具有影响力的集体效果。特别是在地方政治活动中,并非以意识形态或政策辩论为导向的选举活动可通过拉关系、攀交情的人际关系网络来动员选票。之所以可以这样,是因为华人社会是以关系网络作为群体认同的内在逻辑。于是,不论在日常生活的交易买卖,还是民、刑事纠纷诉讼或搞政治权力等,无不需要通过关系或交情作为解决的途径,此种关系网络的结构作用,不同于西方团体的群体性。这种迥异于西方的个体、群体特性,代表着不同社会结构下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不同的关系格局与作用。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 既有研究与简要评述
(一)地方派系研究议题
(二)地方派系研究层次
(三)地方派系研究分析途径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 核心概念的简要说明
(一)地方选举
(二)派系与地方派系

第一章 台湾地方派系的形成与演化
一 战后初期的地方派系
二 威权统治时期的地方派系
三 民主转型时期的地方派系
四 多党竞争时代的地方派系

第二章 地方派系的类型与体系结构
一 当前台湾地方派系的类型
(一)依地方派系势力范围区分
(二)依地方派系与政党关系区分
(三)依地方派系主要成员区分
(四)依地方派系的领导人区分
(五)依地方派系对立程度区分
二 地方派系的组织与权力结构
(一)地方派系的组织结构
(二)地方派系的权力结构
三 地方派系的活动形式与运作特性
(一)地方派系的活动形式
(二)地方派系的运作特性

第三章 地方派系与选举提名
一 政党与地方派系的关系
(一)国民党与地方派系
(二)民进党与地方派系
(三)新党与地方派系
二 政党选举提名
(一)国民党选举提名制度
(二)民进党选举提名制度
(三)新党选举提名制度
三 地方选举中的派系提名
(一)县(市)级派系提名
(二)乡镇级派系提名

第四章 地方派系与选举动员
一 地方派系选举动员结构与方式
(一)“桩脚”在地方派系选举动员过程中的角色
(二)“关系”在地方派系桩脚动员过程中的作用
(三)“利益”在地方派系桩脚动员过程中的影响
(四)“基层桩脚”与选民
二 地方派系选举动员管道与系统
(一)行政系统
(二)农会系统
(三)水利会系统
(四)渔会系统

第五章 地方派系、政党与选举结果
一 县(市)长选举分析
(一)县(市)长选举政党得票数和得票率分析
(二)县(市)长选举各党派提名候选人及当选率分析
(三)县(市)长选举地方派系参选情况分析
二 县(市)议员选举分析
(一)历届县(市)议员选举政党得票数和得票率分析
(二)县(市)议员选举各党派提名候选人及当选率分析
三 乡镇(市)长选举分析
(一)乡镇(市)长选举政党得票数与得票率分析
(二)乡镇(市)长选举各党派提名候选人及当选率分析

结论 与展望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政治
一 地方派系对选举的影响
二 地方派系对台湾民主政治的冲击
三 地方派系的未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