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应急联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22126
  • 作      者:
    汪伟全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汪伟全,1975年生,江西人。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组负责人,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先后主持国家哲社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十多项课题。在《政治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公共管理学报》等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三部。著作《地方政府竞争秩序的治理:基于消极竞争行为的研究》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著作类)。
展开
内容介绍
  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区域应急联动是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必然选择。本书主要围绕这些议题展开阐述:区域应急联动的理论基础、区域应急联动的逻辑过程、国内外区域应急联动的实证案例、区域应急联动发展的路径设计。
  《区域应急联动》基于跨域公共物品供给的思考,从公共政策过程的角度出发,将区域应急联动的逻辑过程分为应急联动创议、联动预案编制、应急联动执行、应急联动监督、联动绩效评估等环节。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对相关主题展开论述。
展开
精彩书摘
  经济安全因素。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区域公共安全的程度。那么,经济安全因素有哪些?至少应该包括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等。长期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下,我国地方政府疏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导致社会不稳定,事故频发。此外,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对人们的思想、信念和价值体系造成冲击,导致社会冲突的发生,使区域公共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生态环境因素。这既包括自然因素的生态地质变化造成的威胁人类生存的状态,如灾害引起的区域性、流域性灾难,也包括人为造成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毒气、放射性危害等。在保护主义的保守思潮影响下,我国地方政府极力维护本地区经济发展利益,造成巨大环境污染。当前,污染的外部性威胁区域共同发展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使得区域政府不得不共同解决污染治理问题。
  公共卫生因素。区域范围内的疾病传染、公共环境卫生、公共健康、疾病预防和医疗卫生的保障,都是影响区域公共安全的公共卫生因素。部分疾病的传染性高,使得疾病跨区域传染,大批人被感染而夺去生命,严重扰乱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正常秩序,因此,卫生防疫也是地方政府十分重视的公共安全问题。此外,食品与药品安全问题也与人们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慢性中毒和污染防不胜防,严重威胁到区域公共安全。
  社会治安因素。社会治安因素既包括对区域内社会秩序稳定,打击违法犯罪的治安,也包括针对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的治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在这期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犯罪形势向组织化、智能化发展,严重威胁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民族冲突、地区冲突呈现尖锐的态势,一些恐怖组织采取恐怖手段,杀害无辜百姓,使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恐怖主义是目前威胁公共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2.区域公共安全体系
  尽管区域内不同威胁所建立的区域安全体系不同,但它们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区域公共安全体系就是在这些共同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内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形成一个统一的公共安全保障平台。区域公共安全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子系统:
  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是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应急预案体系主要解决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准备,而应急处置体系重点关注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应急保障体系则是应急管理有效运行的基本和前提条件。
  公共安全合作行政体系。区域公共安全问题的跨区域性,使得地方政府必须明确自身在多元合作中的职责,需要建立合作的行政体系。区域公共安全体系必须整合区域内各地政府的力量构建合作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的有效调配和统一指挥,以实现对区域内的公共危机快速有效解决。
  治安防控体系。区域公共安全治安防控体系指针对社会治安防控的特点,坚持预防与控制并重,形成区域一体化的防控体系。在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中,以系统化、信息化为主导,做好公共安全隐患的防控工作。
  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这一体系的内容主要指区域公共安全物资保障体系。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数据库,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存。
  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它包括食品和药品的安全监管机制、环境污染监管机制、交通消防安全监管机制、气象安全监管机制、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等各种类型的安全监管体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拟解决问题
一、现实需求
二、拟解决问题
第二节主要概念
一、突发公共事件
二、区域公共安全
三、区域应急联动
第三节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述评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框架结构

第二章理论基础
第一节风险社会理论
一、马克思风险社会理论
二、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
三、贝克风险社会理论
第二节应急管理理论
一、危机诱因
二、应急管理体
三、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多中心治理理论
一、有准备的社区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四节区域合作理论
一、整体治理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三、新区域主义

第三章区域应急联动的逻辑框架
第一节基本目标、原则与功能
一、基本目标
二、构建原则
三、功能作用
第二节区域应急联动的体系构成
一、组织体系构成
二、法律法规体系
三、应急保障体系
四、技术支撑体系
五、应急预案体系
六、绩效评估体系
第三节区域应急联动过程
一、应急联动创议
二、联动预案编制
三、应急联动执行
四、应急联动监督
五、联动绩效评估

第四章国内区域应急联动的实践经验
第一节京津冀区域应急联动
一、区域应急联动的背景
二、区域应急联动的现状
三、困境与问题
第二节江浙沪区域应急联动
一、区域应急联动现状
二、区域应急联动的困境与问题
第三节粤港澳区域应急联动
一、粤港澳应急联动的背景
二、粤港澳应急联动的现状
三、问题与困境
第四节案例分析
一、京津冀区域应急联动:以空气污染治理为例
二、江浙沪区域应急联动:以上海世博会安保为例
三、粤港澳区域应急联动:以2005年特大咸潮应对为例

第五章国外区域应急联动的实践经验
第一节东京都地区应急联动
一、应急联动的背景
二、应急联动的体系与启动
三、应急联动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纽约地区应急联动
一、区域应急联动的背景
二、区域应急联动的体系构成
三、区域应急联动的协作流程
第三节案例分析
一、东京都区域应急联动:以福岛核泄漏事故为例
二、纽约区域应急联动:以“9?11”事件为例


第六章完善区域应急联动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创新组织结构
一、组织设计理念
二、组织结构体系
三、组织功能健全
第二节完善运行机制
一、属地管理与统一指挥
二、上下对接与区域联动
三、社会资本和合作共治
第三节应急能力提升
一、应急能力内涵
二、能力提升策略

附录区域应急预案(示例)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