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4.201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91379
  • 作      者:
    刘少杰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网络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与经济社会学。近年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出版《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中国社会学发端与扩展》、《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王建民,男,1980年生,黑龙江拜泉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理论、社会学史。先后在《社会》、《社会学家茶座》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随笔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4/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点网络事件,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群体特点、社会安全等,力图从学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问题给予解剖和导引。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信息技术革命推动而成的网络社会,其基本内容是人们的信息交往实践,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活跃、最复杂、最广阔的实践场域或社会空间。因此,理解网络社会的问题就更应当从实践观点出发,只有用实践的眼光或实践的思维方式才能从本质上把握网络社会的矛盾及其展开形式。实际上,卡斯特也受到了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影响,他在论述网络社会的核心问题即社会认同时,不仅论述了由社会认同凝聚的各种对抗全球化冲击的社会运动———各种文化传统中的社会运动本身就是社会实践,并且还论述了网络社会作为社会认同发生的语境和存在的基础,其本质就是社会实践。卡斯特指出,网络社会展开了流动空间,“流动空间乃是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之社会实践的物质基础”
  ……

展开
目录
导论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一、社会认同研究的转变与限制
二、网络化时代的社会认同分化
三、从集体表象到社会表象的提升
四、社会认同变迁在中国的特殊意义
年度主题报告 网络反腐
第一章 网络反腐:互联网时代的利益表达与权力监督
引 言
一、网络反腐的内涵与背景
二、网络反腐的实践过程
三、网络反腐的主要特点
四、网络反腐的政治意义
五、网络反腐的社会意义
六、网络反腐中需要处理的几对关系
七、网络反腐的限度及对策
结 语
年度专题报告
第二章 结构性压力下的非理性宣泄:“保钓游行”背后的社会意义
引 言
一、“保钓”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二、非理性行为背后的社会情绪
三、结构性压力的后果
四、社会团结的风向标
五、营造可持续的社会共识
结 语
第三章 网络动员与参与:淘宝店“肉铺”的震后募捐机制解析
引 言
一、官方与民间:灾后募捐动员格局
二、网络动员:“肉铺”是怎样动员资源的
三、网络参与:网民们如何反应
四、动员效能:动员成败及其背后
结 语
第四章 “娱乐化恶搞”与无权者的抗争:从“性侵女童案”说起
引 言
一、娱乐化趋势与“恶搞”的流行
二、无权力者的权利抗争
三、“娱乐”会“至死”吗
四、娱乐化的必然与阈限
结 语
第五章 网络空间中的共同体与公共性:“正能量”视角下的“张丽莉事件”
引 言
一、“正能量”引爆“小宇宙”
二、“正能量”背后的失范现象
三、“共同体想象”与社会认同
四、公共性建构:社会管理的一束阳光
结 语
第六章 网络社会的公共性难题:以“周口平坟事件”为例
引 言
一、网络社会的公共性难题
二、网络缺位群体的集体失声
三、网络公共议题的“差序格局”
四、网络公共性的实现困境
五、构建网络公共领域
结 语
第七章 从认同危机到合作性认同:“什邡事件”引发的思考
引 言
一、网络化时代的“合法性认同”危机
二、网络社会认同的演变
三、网络化时代的合作性认同
结 语
第八章 公共卫生问题的治理困境与超越:以“黄浦江漂猪事件”为例
引 言
一、公共卫生问题的网络传播
二、公共卫生问题原因的网络追问
三、公共卫生问题的治理困境
四、关于摆脱困境的几点思考
结 语
第九章 当网络遇到法律:网络立法之争
引 言
一、网络立法争议中的对话之难
二、国家主导的网络立法
三、互联网时代的法治困境
结 语
附录 2012—2013年度重要网络事件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