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4.No.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68679
  • 作      者:
    李秋芳,张英伟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摧枯拉朽之势强力推进,《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4 2014版)》坚持“建设”主题,从学术视角客观反映和理性解读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4年以来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部署、新进展和新成效。全书由主编观察、总报告、专项报告、地区报告和专题报告组成,并评选了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十件大事。
展开
作者简介
  张英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秋芳,中央纪委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性别平等与发展、社会发展政策。
  
  孙壮志,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国际政治、上海合作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
  
  吴海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
展开
内容介绍
  《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4 2014版)》的主编观察分析评述了我国2014年强力推进惩治腐败、监督“多管齐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责”、改革反腐败体制等方面的新举措和新成效,既描摹出反腐败斗争的感性特点,又揭示出反腐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根本动因。
  总报告从通过“治病树、拔烂树”净化政治生态、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强化监督实效、改革为制约公共权力提供“内生动力”、严管公共资金资产资源、构建公职人员道德诚信与行为规范、让社会廉洁文化彰显核心价值观等六个方面,综述了2014年度党风廉政与反腐败工作的实践与效果。
  专项报告系统总结了检察机关履行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重要职责、环保行业反腐倡廉建设、海关系统守护“廉洁国门”以及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做法与成效,对相关领域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思考,就深入推进相关领域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地区报告概述了五个省(自治区)结合地区实际开展的反腐倡廉建设实践:广东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入反腐败;贵州围绕转型跨越发展监督办案执纪问责;河南反腐倡廉建设为中原崛起提供坚强保障;陕西以“两坚持两依靠”提升反腐倡廉建设水平;新疆正风肃纪保障社会稳定与发展。
  专题报告研究了四个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在某个领域的实践探索,展示了广西推进“阳光司法”护航公正、青岛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邢台县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山东高密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展开
精彩书评
  ★能否实现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政治清明,主要不是看由哪个层级和多少人用权,而是看能否做到用权为民、权力可控、提高效能,检验尺子只能是客观的实践效果。应科学有效配置权力,完善防止利益冲突的权力实施程序,制定用权的科学标准与绩效评价体系,使干净干成事的激励机制与违规问责的压力机制并行,切实克服规则扭曲和公权滥用的现象。
  ——抓紧创造反腐格局深刻变化的充要条件
  
  ★应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作为“中国版财产申报制度”加以完善,坚持抽审和定向核实,公示新提任领导干部的有关信息,实行“裸官”动态监控,加快领导干部金融、房地产、税收等信息共享步伐。
  ——抓紧创造反腐格局深刻变化的充要条件
  
  ★把追逃追赃作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重头戏,在交换案件信息、追缉外逃贪富、追缴腐败赃款等方面,通过国际司法合作、遣返劝返、境外追诉等渠道取得更多战果。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司法、海关、金融、外交等多部门追逃追赃协作网络,对外逃嫌疑人较多的国家和地区,适时组织集中缉捕,让外逃贪官“花钱买不到安全”。
  ——中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展开
精彩书摘
  《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4 2014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定,强调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国海关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按照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要求,切实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不断开创法治海关建设新局面。
  海关是坚守国门第一道防线的忠诚卫士,肩负打击走私、通关监管等重要职责,科技创新对于守好执法、廉政两道防线,打造清廉海关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海关系统坚持改革与防范风险同步设计、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考核,积极推进科技强关战略,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并推广海关执法廉政风险预警处置系统,为全面实现海关通关作业网络化、监控手段智能化、智能管理数字化提供强大技术支撑,走出了一条运用信息技术有效防治腐败的新路,违纪违法人员明显减少,违纪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
  一打造科技防腐网“为国把关”
  反腐败需要清晰有力的战略目标,也需要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海关系统防治腐败工作,是推进科技强关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在深刻总结近年来廉政风险防控经验基础上,按照依法治国、依规管党治党的要求,实现风险防控过程中制度规范、科技手段、职能监控j三位一体,“监督的眼睛”无所不在,全方位提升海关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能力的有益探索。
  (一)从腐败重灾区到创新先行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融人世界,首先面对考验和挑战的就是海关。1998年打击走私工作会议前后,中国海关面对走私异常严峻的形势,时任海关总署主要负责同志曾用“惊心动魄”来加以形容。湛江、厦门等特大走私案受到严厉查处以后,海关总署党组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决策部署,着眼于建设“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T作作为海关工作的永恒主题,作为海关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发展。
  根据走私催生执法腐败的客观规律,海关总署探索建立了反走私与反腐败的协作配合机制,即缉私部门在查处走私案件的同时,调查有无海关人员执法腐败问题,发现问题和线索后,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查处。这项制度实施以来,不仅发现并惩处了不少腐败行为,而且对执法腐败形成了强有力的威慑。重拳打击之下,走私手法更加隐蔽狡猾,低报瞒骗、夹藏闯关等新的违法行为层出不穷,海关缉私工作面临风险和挑战。为此,海关系统加大反腐力度,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海关执法透明度得到增强,使海关行风得到好转,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执法腐败案件得到遏制。
  (二)抵御“两大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海关是把守国家经济大门的国门卫士,针对走私犯罪的新动向、新情况,运用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手段,开展打私等专项执法行动,对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
展开
目录
主编观察
抓紧创造反腐格局深刻变化的充要条件

Ⅰ 总报告
1 中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一 通过“治病树、拔烂树”净化政治生态
二 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强化监督实效
三 改革为制约公共权力提供“内生动力”
四 严管公共资金资产资源
五 构建公职人员道德诚信与行为规范
六 让社会廉洁文化彰显核心价值观
七 社会认同和期待
八 课题组思考与建议

Ⅱ 专项报告
2 检察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尖兵作用
3 环保部规范行业权力践行环保为民
4 海关以科技创新守护“廉洁国门”
5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与规制

Ⅲ 地区报告
6 广东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入反腐败
7 贵州围绕转型跨越发展监督办案执纪问责
8 河南反腐倡廉建设为中原崛起提供坚强保障
9 陕西以“两坚持两依靠”提升反腐倡廉建设水平
10 新疆正风肃纪保障社会稳定与发展

Ⅳ 专题报告
11 广西推进“阳光司法”护航公正
12 青岛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13 邢台县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实践
14 山东高密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实践及思考

Ⅴ 附录
15 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十件大事

Abstract
Contents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