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时代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两个时代:近代图书馆时代(清末--1949年)和现代图书馆时代(1949年至今)。在这两个时代中,大约每隔1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就会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百年历史大致划分为以下8个发展时期:
(1)公共图书馆运动时期(1900---1911年):
(2)新图书馆运动时期(1912--1925年);
(3)近代图书馆兴盛时期(1926--1937年);
(4)近代图书馆衰落时期(1938--1949年);
(5)现代图书馆兴起时期(1950---1966年):
(6)现代图书馆停滞时期(1967--1976年):
(7)现代图书馆复兴时期(1977--1991年):
(8)现代图书馆黄金时期(1992年至今)。
在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这一百年间的8个历史时期中,中国图书馆事业发生了三重变革:
(1)第一重变革——图书馆所有制的变革
在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经历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次政权的更迭,图书馆的所有制亦随之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清末民初从封建图书馆事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图书馆事业的转变,即由清末皇宫、官府和私人所有向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所有(国统区图书馆事业)、共产党所有(苏区和解放区图书馆事业)和日本帝国主义所有(伪满洲国图书馆事业和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图书馆事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图书馆事业向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的转变,即从国民政府所有、共产党所有和日本帝国主义所有向全民所有制的转变。
(2)第二重变革——图书馆技术方法的变革
图书馆技术方法发生了两次根本性变革:第一次是清末至民国年间从传统手工操作技术方法向近代手工操作技术方法的转变,即从以“四库法”、书本式目录和闭架制为主的传统图书馆技术方法向以“杜威法”、卡片目录、开架制为主的近代图书馆技术方法的转变;第二次是从近代手工操作技术方法向现代机器操作技术方法的转变,即从以“杜威法”、卡片目录、开架制为主的近代图书馆手工操作技术方法向以计算机编目、文献数据库、图书馆网络为主的现代图书馆技术方法的转变。
(3)第三重变革——图书馆性质的变革
在图书馆所有制和图书馆技术方法的双重变革中,又一直贯穿着图书馆性质的转变,即从私有、封闭、专用向公共、公开、共享的转变。这一变蕈贯穿于整个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这种变革从近代兴办图书馆开始,一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彻底完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