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95790
  • 作      者:
    杨晓江著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p>  ★献给年轻爸妈较便宜有效的阅读手册,妈妈送给老公和孩子的较佳礼物。<br />  ★好爸爸工具书。教爸爸怎样成为故事大王,解决如何为0-6岁宝贝寻书、选书、念书等问题。<br />  ★天涯“暖爸”展现较走心的父爱和父教,教你如何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激发孩子的潜能。<br />  ★收录暖爸萌娃4年酷读时光。有爱的生活细节,趣味的亲子互动,分享宝贝与老爸共同成长的幸福。<br />  ★阅读干货分享。快乐阅读5大科学分期,和谐父子6大沟通禁忌,亲子共读10大Q&amp;A,暖爸萌娃16大趣读妙招,聪明宝贝100种私房书单等。</p>

展开
作者简介
<p>&nbsp;  杨晓江,80后暖爸一枚,爱摇滚,爱文字,柔情硬汉,儒雅酷男。<br />  曾为人师表,课堂上严谨而不失风趣,带领高中班集体拿下“市级三好班”头衔;课堂下闷骚而偏爱重音乐,活跃于各大论坛和报刊杂志,是见解独到的天涯社区音乐版块乐评人。</p>
展开
内容介绍

<p>  爸爸是朋友、是玩伴、是师长、是孩子成长的力量,爸爸去哪儿,孩子就去哪儿!<br />  读故事书是陪伴孩子成长较方便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建立父亲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丁丁爸爸分享1800个日夜陪儿子读故事书的生活点滴,展示较让宝贝开心受益的成长方式,呈现较细腻的父爱和父教,真情奉献给天下爸爸较实用的教子读书经验:<br />  老爸怎样变身“故事大王”?<br />  怎样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br />  怎样为0-6岁的宝贝选书?<br />  怎样读,孩子才爱听?<br />  怎样唤醒住在孩子身上的精灵?<br />  快乐阅读5大科学分期,亲子共读10大Q&amp;A,暖爸萌娃16大趣读妙招,聪明宝贝100种私房书单,丁丁爸爸为你温馨道来。</p>

展开
精彩书评

<p>  带着孩子踏上阅读之旅<br />  爸爸这个角色,其实是太阳底下与妈妈一样伟大的角色,只不过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一直偏重于赞扬爸爸伟岸、刚毅的一面,而忽略了爸爸柔情、细腻的另一面。<br />  古往今来,爸爸往往以严父的面孔示人,结果其舐犊之情却被隐藏在心灵深处。这种现象,不得不说是可悲的。让人欣慰的是,从今往后这种状况有希望得以改观。<br />  一口气读完《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的出版清样,我看到一位家庭生活中真实的爸爸,读懂了一位年轻爸爸的心。为了孩子能更多、更有效地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这位爸爸不仅给孩子读故事、讲故事,还蹲下身来,陪孩子“玩”故事。他对孩子的期待和牵挂,交织着拳拳严父情;其育儿的良苦用心,向世人展现了一位爸爸刚毅却又细腻的责任担当。<br />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他们较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看到了“老爸变形记”,看到这位爸爸如何把“读书当作一门技术活”,如何完成从为孩子“选书”到“备课”再到“这样读,孩子才爱听”这一系列家庭教育工作。通过这些努力,一颗读书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必将让孩子一生受益。<br />  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游戏是他们较重要的工作。幼儿教育之父、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曾经呼吁:“母亲啊,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吧!父亲啊,保卫和指导儿童的游戏吧!”在书中,我不仅看到这位爸爸怎样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童心的成年人”,更看到他怎样与孩子“一边游戏一边读书”,怎样帮助孩子搭建读书的“小房间”,怎样带着宝贝一起“造书”,怎样让“5岁小娃有了自己的图书证”等真实的心路历程。在这样的陪伴中,孩子感受到的是真切的快乐,是暖暖的幸福。<br />  为了让孩子享受高水平、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这位爸爸真是动足了脑筋,下足了功夫。这位爸爸所采取的读书方法也许不一定是较好的,但可以肯定,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是有效的;对于大部分的爸爸而言,一定是值得借鉴的。真心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引子,引领有心的爸爸们,引领有识之士带着孩子们踏上阅读之旅,希望孩子们能站在爸爸结实的肩膀上,领略世界文化的魅力和真谛!<br />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专家 白燕<br /></p>

展开
精彩书摘
<p>  丁宝写给老爸的“情书”<br />  丁丁升入幼儿园大班后不久的某一天晚上,回家的路上,我给丁妈打电话, 告诉丁妈我已经走到了哪里。丁妈在电话中告诉我说,丁丁要给我一个惊喜, 送我一个礼物,等着我回家看呢。于是,我加快了回家的脚步。<br />  走进家门,丁丁正坐在马桶上气定神闲地便便,看到我进屋,就叫正在厨房干活儿的丁妈:“妈妈,你给爸爸拿出来。”丁丁从厕所出来后,丁妈从书包中把丁丁要给我的“惊喜”拿出来,交给丁丁。丁丁接过要送给我的礼物, 还特意背过身去,神神秘秘又认认真真地在拆开什么,那小小的背影看起来像正打开蜂蜜罐的维尼小熊。然后他转过身,手中捧着一封信,小心翼翼打开信封,把要给我的惊喜递给我,原来是写给我的一封信。我兴奋而激动地接过信, 问他:“是你自己写的?”丁丁说:“是我说的,妈妈帮我记下来的。”<br />  我打开信,内容如下:<br />  我亲爱的老爸!你每天上班很疲累,我好爱你啊。我亲爱的老爸,你每天给我带来绘本,我好爱你!每次你都带着我老妈去看眼睛,我真的是很爱你啊! 祝你工作快乐、开心!我亲爱的老爸,我真的是很爱你!<br />  ——爱你的儿子:杨子川<br />  短短的一段文字中,每一句都饱含着爱。看到这样的文字,怎能不感动呢? 而对丁丁来说,这种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可以为他带回来绘本。书已经成为爱的表达,爱的载体,几年来坚持不懈地为丁丁读过的书,一本本筑起了我们坚实的、美好的爱的城堡,想到这里我就感到难以言说的幸福!我把丁丁高<br />  高地举起来,丁丁咯咯地笑起来。我把他抱在怀中,在他的脑袋上、脸上亲吻, 感谢我的儿子送给我的这份珍贵的礼物,一份如此美好的惊喜。<br />  这封信让我想起了曾经为丁丁带回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情节并不复杂,讲的是一大一小两只兔子比谁的“爱”更多一些,而比的标准是身高、弹跳高度等。这样比,小兔子的“爱”当然是比不上大兔子的“爱”了。最后,小兔子在实在困得不行即将睡着之前,说自己对大兔子的爱就像从这里到月球的距离,这似乎让大兔子没法再比了。但是,当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在床上之后,在小兔子的睡梦中,大兔子说:“我爱你,就像从这里到月球再回到这里。”这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br />  转天晚上的某个时间,书房中只亮着落地灯,丁妈一遍遍朗读一份要录音的材料,我在旁边当观众。丁丁跑过来,我忽然想起那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于是高举双臂,对丁丁说:“我个子比你高,所以我更加喜欢你!”丁丁也高举双臂,当然,再怎么举,就是没有我喜欢他多嘛。睡觉前,丁丁又想起小兔子在困得不行时所能想到的表达爱的最远的距离——从这里到月亮。而丁丁对我说:“我喜欢你就像从这里到月亮再到太阳。”哈,这个距离显然比大兔子最后想到的那个距离还要远得多了嘛!<br />  还有一次,我为丁丁读童话名著《时代广场的蟋蟀》。读到看报摊的小男孩玛利奥为蟋蟀在火柴盒中铺上面巾纸作为床铺之后,丁丁把幼儿园老师送的小礼物——他喜欢的小玉米玩具,也放在他小时候穿的一件小肚兜上,然后用面巾纸作为被子,盖在小玉米的身上,自己还说“往下盖点”,这是学我们给他盖被子的样子。盖好之后,对小玉米说“晚安”,声音温柔得很。读到玛利奥如何喜欢自己的蟋蟀,丁丁说:“等一下,我看看我的小鱼去。”于是,就跑到阳台,看了看鱼缸中他的那两条小黑鱼,然后回来报告说:“很好。”讲到好心但没有能力表现大方的冷饮摊主米奇给蟋蟀柴斯特准备了一个专用的纸杯,还在上边写上了蟋蟀的名字时,丁丁也拿起一个他刚喝完的饮料瓶子,要我在上面写上“玉米”。你看,通过温暖可爱的童话,爱的意识在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丁丁的心灵。<br />  爱是需要表达的,也是需要学习的。但表达需要一定的渠道,学习需要一定的平台,而童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和平台。书中用故事和画面表达出来的那种饱满而充满趣味的爱,不仅感染着我们,也教会我们如何去相互表达。<br />  ……</p>
展开
目录
<p>目录:</p> <p>第一部分</p> <p>变身“读故事书大王”的老爸&nbsp;</p> <p>&nbsp;</p> <p>第一章 我家有儿初长成&nbsp;…&nbsp;3</p> <p>把好书带进孩子的生活&nbsp;…&nbsp;4</p> <p>丁宝写给老爸的“情书”&nbsp;…&nbsp;7</p> <p>翻开美好世界的“说明书”&nbsp;…&nbsp;10</p> <p>把大自然移到孩子心中&nbsp;…&nbsp;12</p> <p>绘本,让童年生活“热闹”起来&nbsp;…&nbsp;14</p> <p>在故事中发现自信的自己&nbsp;…&nbsp;16</p> <p>&nbsp;</p> <p>第二章 老爸变形记&nbsp;…&nbsp;19</p> <p>规划者:帮孩子做好读书计划&nbsp;…&nbsp;20</p> <p>实施者:持之以恒,不要随便中断&nbsp;…&nbsp;23</p> <p>分享者:共享阅读的美好时光&nbsp;…&nbsp;25</p> <p>观察者:关注孩子在读书中的反应&nbsp;…&nbsp;27</p> <p>收集者:记录读书过程的点点滴滴&nbsp;…&nbsp;29</p> <p>&nbsp;</p> <p>第三章 爷儿俩一起成长的幸福&nbsp;…&nbsp;31</p> <p>字里行间传递浓浓的父爱&nbsp;…&nbsp;32</p> <p>悄悄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nbsp;…&nbsp;35</p> <p>成为孩子心中的“Superman”&nbsp;…&nbsp;38</p> <p>悟“小人书”中的“大智慧”&nbsp;…&nbsp;41</p> <p>做个有童心的成年人&nbsp;…&nbsp;43</p> <p>读懂故事背后的故事&nbsp;…&nbsp;46</p> <p>永远不要丢掉童书&nbsp;…&nbsp;49</p> <p>&nbsp;</p> <p>第四章 坐得下来,读得进去&nbsp;…&nbsp;57</p> <p>让孩子玩得高级点儿&nbsp;…&nbsp;58</p> <p>一边游玩一边读书&nbsp;…&nbsp;65</p> <p>送孩子一份“好东西”&nbsp;…&nbsp;68</p> <p>搭建读书的“小房间”&nbsp;…&nbsp;70</p> <p>带着宝贝一起“造书”&nbsp;…&nbsp;72</p> <p>5岁小娃,有了自己的图书证&nbsp;…&nbsp;81&nbsp;</p> <p>第二部分</p> <p>丁宝的酷读时刻</p> <p>&nbsp;</p> <p>第五章 读书是门技术活儿&nbsp;…&nbsp;85</p> <p>选书,不能只挑“有用”的&nbsp;…&nbsp;86</p> <p>有童趣,才有兴趣&nbsp;…&nbsp;91</p> <p>多门路寻好书&nbsp;…&nbsp;95</p> <p>读书之前老爸先备备课&nbsp;…&nbsp;99</p> <p>准备之一:熟悉要读的内容&nbsp;…&nbsp;102</p> <p>准备之二:别告诉孩子错误知识&nbsp;…&nbsp;104</p> <p>准备之三:进行适当删改&nbsp;…&nbsp;106</p> <p>准备之四:考虑孩子的接受度&nbsp;…&nbsp;108</p> <p>&nbsp;</p> <p>第六章 这样读,孩子才爱听&nbsp;…&nbsp;111</p> <p>不要跳过封面&nbsp;…&nbsp;112</p> <p>留个“扣子”,明天再讲&nbsp;…&nbsp;115</p> <p>对孩子来个“采访”&nbsp;…&nbsp;117</p> <p>聆听比提问更重要&nbsp;…&nbsp;123</p> <p>借机让孩子换换读书口味&nbsp;…&nbsp;130</p> <p>故事音频≠父爱的声音&nbsp;…&nbsp;132</p> <p>好口才培训班:大声读才好听&nbsp;…&nbsp;136&nbsp;</p> <p>&nbsp;</p> <p>第七章 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nbsp;…&nbsp;141</p> <p>“这本书有什么好?你怎么就喜欢看这个呢?”&nbsp;…&nbsp;142</p> <p>“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啊?”&nbsp;…&nbsp;145</p> <p>“故事不能白听,听完要说说懂得了什么道理。”&nbsp;…&nbsp;147</p> <p>“不听话今天就不给你读故事了。”&nbsp;…&nbsp;148</p> <p>“现在你为什么不喜欢这本书了?”&nbsp;…&nbsp;150</p> <p>“你这像是听故事的样子吗?”&nbsp;…&nbsp;152</p> <p>&nbsp;</p> <p>第八章 那些住在孩子身上的精灵&nbsp;…&nbsp;157</p> <p>激活孩子的“精神胚胎”&nbsp;…&nbsp;158</p> <p>从画面中看有趣的生活——观察力&nbsp;…&nbsp;162</p> <p>听故事比盯屏幕更有效——专注力&nbsp;…&nbsp;165</p> <p>轻松辨认“14只老鼠”——记忆力&nbsp;…&nbsp;168</p> <p>音乐盒里的童话故事——想象力&nbsp;…&nbsp;170</p> <p>小娃娃的智趣追问——思维力&nbsp;…&nbsp;173</p> <p>家里多了个“话多”的小家伙——交流力&nbsp;…&nbsp;175</p> <p>第三部分</p> <p>老爸们,带着宝贝读书吧!&nbsp;</p> <p>&nbsp;</p> <p>第九章 说给爸爸们的私房话&nbsp;…&nbsp;179</p> <p>Q1:读书和孩子成长有什么关系?&nbsp;…&nbsp;180</p> <p>Q2:为什么学前为孩子读书很重要?&nbsp;…&nbsp;182</p> <p>Q3:为孩子读书,能让孩子爱上读书吗?&nbsp;…&nbsp;184</p> <p>Q4:为孩子朗读,和培养孩子的独立阅读习惯矛盾吗?&nbsp;…&nbsp;185</p> <p>Q5:学前为孩子读书,孩子上了小学会不会因识字不多学习跟不上?&nbsp;…&nbsp;187</p> <p>Q6:读书时,家长要注意些什么?&nbsp;…&nbsp;189</p> <p>Q7:为孩子读书应持续到什么时候?&nbsp;…&nbsp;190</p> <p>Q8: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要做些什么?&nbsp;…&nbsp;191</p> <p>Q9:如果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nbsp;…&nbsp;192</p> <p>Q10:在陪伴孩子读书的过程中,你都有哪些收获?&nbsp;…&nbsp;195</p> <p>&nbsp;</p> <p>第十章 丁宝成长书架+私房书单100种&nbsp;…&nbsp;197</p> <p>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读法&nbsp;…&nbsp;198</p> <p>前阅读期:听力形成至6个月&nbsp;…&nbsp;200</p> <p>阅读入门期:6个月至1岁&nbsp;…&nbsp;203</p> <p>非选择阅读期:1岁至3岁&nbsp;…&nbsp;206</p> <p>选择阅读期:3岁至4岁半&nbsp;…&nbsp;208</p> <p>自主阅读前期:4岁半至就学&nbsp;…&nbsp;210</p> <p>《朗读手册》等亲子阅读指导类&nbsp;…&nbsp;212</p> <p>《活了100万次的猫》等图画故事类&nbsp;…&nbsp;215</p> <p>《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文字故事类&nbsp;…&nbsp;249</p> <p>《视觉大发现》等综合类&nbsp;…&nbsp;256</p>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