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历史嬗变:问题与对策》:
第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定义和范围还是更多的人文化或者社科化。大纲中列举的与英语专业关联的其他专业“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中绝大部分是人文社科专业,只是隐约性地提到了泛化的“科技”。在课程列举上,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也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例如只是象征性地提到了“世界科技发展史”和“计算机应用”。这样做或许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英语专业是文科专业,理所当然,所开设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应该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胡文仲等指出:“国内英语专业应该确立英美文学、语言学和英语国家研究(包括跨文化研究)的学科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积极向人文学科的相关领域拓展。”(胡文仲等,2006:246)胡壮麟提出:“可以在英语专业下设置若干方向,如文学、语言、翻译、文化、经济、新闻、法律、政治等。”(胡壮麟,2002:3)难道我们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只能局限于人文社科范畴吗?梁德智等指出:“专业化的教育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窄的领域,接触不到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思想,甚至领略不到人类现有文明带给人精神上的乐趣和震撼。”(梁德智等,2004:81)蔡元培先生当年在《北京大学月刊》的“发刊词”中曾对单一学科的教育提出过批评:“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治哲学者,以能读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张西平,2008:86)蔡元培先生当时批评的对象是学生,没想到百年过后受批评的对象发生了改变。难道胡文仲先生和胡壮麟先生真的属于这个批评对象吗?其实不然。两位先生是在非常实事求是地论及英语专业的规划和发展,他们非常清楚英语专业能够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虽然胡文仲先生和胡壮麟先生没有参与2000年版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但他们和大纲修订人的思路和思想是一致的。大纲修订人在考虑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及教学语言要求时充分考虑了现有师资的学科背景单一及理工科等科技知识的历史性缺乏的现状。
此外,即使在众多的人文社科专业中,很多英语专业在选择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时,也是方向单一。近年来,由于对外经济贸易的长足发展,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不失时机地开设了深受学生钟情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商学导论等。这些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在这些相关领域的知识水平,为他们今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市场和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出现了问题,那就是过分看重短期的市场取向,导致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单一,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例如,经贸类的课程前几年特别吃香,但是如今世界经济并不景气,连商学院毕业生都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倒是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相对好一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