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2014年下)》:
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已有十余年历史。与传统博物馆不同,它是对被保护对象所处的自然生态及其传统习俗、艺术等文化遗产实施动态式的保护形式。其宗旨是在文化遗产所在地,在政府职能部门与专家指导下,主要由当地居民自发、自主地参与,力求在较完整地保留当地的自然风貌、传统民居、生产技艺、民风习俗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带动被保护地社区的经济发展。苏东海先生2005年在“贵州省生态博物馆群建成暨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总结时说:“……归纳起来可以认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在于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并且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护。”从目前贵州、广西、内蒙古、云南相继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成功经验来看,具有如下特征:选择的地域都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特征,均以相应的社区或村落作为保护区,都起到了拓展传统博物馆外延的效应。
一、白查村基本概况
白查村是东方市江边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距离东方市区50多公里,为黎族村庄,四面环山,地势较低,现有78户,人口380人,耕地面积206亩,村中至今保存着83闾船形屋茅草房是海南黎族地区船型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
黎族传统茅草屋主要有“船形屋”和“金字形屋”两种样式。“船形屋”因其像一艘倒扣的船而得名。白查村茅草屋为落地船型屋,长而阔,屋檐低矮,这样的建筑风格有利于防风防雨。作为黎族传统民居,船形屋取材简单,是用藤条、树枝、木棍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屋檐接地,檐墙合一,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这代表了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房屋四壁是用细软树枝扎成方格形后,用稻草和泥糊混合筑成。房屋分两节,吃饭与煮饭的地方同属一节屋子。
船型屋是黎族传统建筑技艺的载体,被誉为“黎族精神家园的守望者”、“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2008年6月,该村船型屋营造技艺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东方市以唯一主体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白查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是海南省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的7个村庄之一。
一、白查村保护现状
白查村地处山区,2009年以前,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制约,人居环境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不但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也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均衡发展。
2009年,东方市委市政府响应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房改造的战略部署,将白查村全体村民整体搬迁到距离1公里的地方建起了新村,盖起砖瓦房。村民乔迁新居后,船形屋无人居住,周围杂草丛生,久经风吹雨打,多数船型屋出现墙体脱落破损,屋顶茅草严重腐烂,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保护,将带来严重破坏。针对这一现状,东方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在积极采取政府扶持、民众参与的同时,加强村民日常管理、培训船型屋营造技艺,建立培训基地等措施,多渠道多举措保护现存少量的船型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动村民回村按户管理,自己管理、修缮自己的房子;二是在管理当中给予村民一定的补助;三是分期举办船型屋营造技艺培训,让更多的黎族村民掌握这门技艺,并将原有的船型屋保护好、管理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