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采访对象本身就是报道对象,记者就必须对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生活、工作、学习、学历、经历、家庭、个性、爱好等等,都要尽量去熟悉,越多越好。
一次,北京广播电台有位记者准备采访琵琶演奏艺术家刘德海,见到刘德海后,刘德海问记者想谈点什么,记者只提了笼统的要求:“谈谈您的经历,谈谈您和琵琶相关的有趣的事,还可以谈谈您最近的工作和今后的打算。”刘德海问这位记者大概要谈多久,记者回答:“估计半天,可能还不够,谈不完再找时间。”刘德海见这位记者对他毫无了解,便拿出自己的两篇文章,让记者先拿回去看看再来找他,并说:“这里面可能已经回答了你的不少问题。”记者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回去后认真阅读了这两篇文章,还找到不少有关刘德海的资料,并从刘德海的熟人那里打听了一些情况。当他再次来到刘德海面前时,对刘的情况已经了然于胸,提问具体、层层推进,谈得十分投机。分手时,刘德海高兴地说:“今天可是倾囊而出了,有许多事连同行们都不知道。”采访结束后,记者一口气写了4篇报道,除了北京广播电台播出之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都进行了转载①。
但并不是所有采访对象都能像刘德海一样能给记者多个采访机会,有的时候,由于采访准备不充分,有可能会葬送掉来之不易的采访机会。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影星费雯丽到美国访问,一位美国记者一上来就唐突地问她:“请问你在《乱世佳人》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很不高兴,于是反问记者:“你看过这部片子吗?那部小说你读过没有?”记者回答说:“没有。”费雯丽说:“由于你缺乏常识,我们不必继续谈了。”说完,拂袖而去。
因此,如果采访对象又是报道对象时,准备工夫一定得做足。如以采访世界政要首脑著称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所说,要像“面临一次大考一样”做准备。法拉奇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她每次采访前,经常用上一两个月阅读大量有关采访对象的资料,还要做笔记和研究。1980年她访问邓小平以前,就曾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通过这样的准备,与采访对象“相识于采访前”,展开采访时自然驾轻就熟。
对于气象新闻来说,采访对象是包罗万象的,一场天气过程、一次重要会议、一项科研成果、一条工作举措等,往往具有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如何对其进行全面的报道和正确的解读,需要记者花工夫搜集相关的资料,学习有关的气象专业知识,否则,若缺乏对采访对象最基本的了解,容易出现“对牛弹琴”的局面,采访不能顺利进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