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二十世纪青年报刊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610411
  • 作      者:
    陈彤旭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青年报刊史》论述清晰,史料丰富,引证规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中国报刊史的脉络,是新闻史的一个独特的断面,挖掘出新闻史的很多有意义的细节,是一部较有出版价值的学术作品,适合媒体从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参阅。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彤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传媒与青年研究所所长,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展开
内容介绍
  青年是所有类型媒体的重要受众,这个受众群体不仅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也代表着活跃的文化,《二十世纪青年报刊史》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的青年报刊,书中搜集了大量史料,以第一手文献为基础,采用了文本分析、数据统计和中外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报刊对青年的影响及青年读者诉求的变化,第一次系统回顾了20世纪青年报刊。
展开
目录
序言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复制西方模式 回应中国变革:基督教青年会报刊(1897-1933)
第一节 西方式的传播系统 职业化的编辑部门
第二节 以同学、同伴的群体关系为传播的纽带
第三节 沟通组织信息 传播西方生活方式
第四节 基督教女青年会的会刊《女青年》
第五节 历史的局限性:对新思潮的被动回应

第二章 继承太学传统 启蒙公众思想:青年知识分子报刊(1915-1924)
第一节 太学传统与近代维新的青年士子传播
第二节 文化先锋姿态的《新青年》/
第三节 学生社团报刊结合人际传播对青年发生影响
第四节 杂志群落与大学校园的传播生态环境

第三章 大众化风格:商业性青年报刊(1925-1929)
第一节 《生活》:本土的商业性青年报刊
第二节 《中国学生》:商业性的大学生刊物

第四章 争夺青年:政党青年报刊(1922-1948)
第一节 语言变迁与报刊名称
第二节 《少年》与少年共产国际
第三节 共青团的早期传播思想
第四节 《中国青年》:宣传的激情与策略
第五节 学潮与传播
第六节 争夺青年:国家主义青年党与三民主义青年团报刊
第七节 日本侵略时期对中国青年的传媒控制

第五章 传统与偏向:全国青年报刊系统(1949-1985)
第一节 苏联共青团报刊的传统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全国青年报刊系统的形成
第三节 青年报人风格的形成
第四节 动员青年与传播的偏向

第六章 渐进式改革:社会变迁中的当代青年报刊(1986-2004)
第一节 从组织到市场:当代青年报刊的渐进式改革
第二节 苏联及东欧政治体制变迁后的青年报刊
第三节 美国青少年杂志的历史及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