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介生存发展的需求
受到国内外传媒变化的影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电视的传媒影响力已经不能依靠传统的行政方式形成垄断地位,卫星频道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地面频道细分了受众市场,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更是形成了复杂的媒介格局,造成了异常激烈的竞争。不论是穷则思变,希望通过节目创新改善当前不理想的收视表现,消除生存危机,提高生存空间,还是居安思危,为了追求更加稳定持久的发展,希望通过节目创新进一步增强节目的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拥有更加有利的发展空间,创新已经成为关乎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
为此,各家电视台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有的专门成立了节目研发中心,为节目创新提供组织保障;有的投入了上千万的资金和专业的团队,为节目创新提供充足的财力和人力保障。不创新,毋宁死,谁在节目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占据主动,如果不主动积极推进电视节目创新,就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媒介生存发展的需求,这已经是中国电视业不言自明的行业共识。
(二)社会转型期的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社会结构趋向分层化与碎片化,不同阶层之间利益诉求日益多元。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民生问题、公平与正义问题、幸福感问题备受关注,迷信、邪教、反社会、反国家、反人类等恶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频频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使得社会危机感加重,社会心理、社会情绪出现了非常复杂的纠葛与矛盾,催生了一系列不容小觑的社会问题。
如何减缓可能的社会冲突与矛盾,如何化解不良的社会情绪与心理?这一方面取决于政府实施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推动法制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电视媒介在其中可以扮演独特而重要的角色,疏导社会情绪,调节社会心理,化解社会矛盾,通俗地说就是解惑、解气、解闷。近年来,民生新闻、选秀节目、情感谈话节目以及各种服务类节目之所以火爆,正是因为它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表达了不同阶层人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的心理情感与心理需求,也回应了他们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民生问题。所以,转型期社会思想意识、生活方式所发生的显著变化,对电视节目提出了创新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迫切需求。如果不推进电视节目创新,就无法满足日益迫切的社会需求,无法实现电视传播所追求的积极的社会效应。
(三)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国在精神文化领域出现了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博弈与融合。其中,既有人类普世价值观与中国民族文化价值观之间“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碰撞与交流,也有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和而不同”的交叉与融通,还有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之间在“雅与俗”价值取向上的冲突与博弈。这样的一种文化语境,一方面孕育了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态与文化景观,另一方面催生了多样性的文化主体与文化需求。
作为当代传媒艺术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是从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层面,还是从市场经营的文化产业层面,单一的电视文化产品已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从多年来中国电视节目创新的成功经验来看,那些内容形式、品种类型引领潮流的节目无一不是满足了文化多样性的需求。如电视剧中,既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类型,也有古装武侠剧、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等多样化类型;纪录片中既有讴歌时代的政论片、还原历史的人文纪录片,也有关注百姓现实生存的生活纪实片;新闻节目中既有严肃的时政新闻,也有鲜活的民生新闻;电视综艺节目中,既有庄重典雅的庆典晚会,也有欢乐活泼、互动参与的种种选秀节目。显然,如果不推进电视节目创新,就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多样性需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