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cases and moral reasoning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80687
  • 作      者:
    (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Clifford G. Christians)[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国际知名的媒介伦理学权威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传播学、新闻学、媒介研究教授,伊利诺伊大学传播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哲学伦理学访问学者,芝加哥大学社会伦理学访问学者,牛津大学皮尤(Pew)学者。
  马克·法克勒:美国密歇根州加尔文学院传播学教授,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学士、传播学与神学硕士、传播学博士。凯西·布里坦·理查森:美国佐治亚州贝里学院传播学教授,肖特尔学院传播与宗教(哲学)学士,佐治亚大学格雷迪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大众传播学博士。
  佩吉·J·克里谢尔:美国佐治亚大学格雷迪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副教授,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广告与心理学学士、大众传播学硕士,伊利诺伊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传播研究所博士。

展开
内容介绍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第9版)》是西方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普遍采用的媒介伦理学经典教材,它全面介绍了伦理学中的理论原则,提供了新闻、广告、公关、娱乐四大传媒领域大量最新的真实案例,理论与实践结合,逐一解剖案例,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引人深思。本书所阐发的内容兼顾世界多元文化价值体系,运用定义、价值观念、伦理准则、忠诚归属等四个象限,清晰地展示了道德推理的四个重要步骤,为读者提供了透视传播领域错综复杂的伦理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第9版)》典型生动,涵盖、贯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它不仅可以作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媒介伦理课程的核心教材,而且适合媒体从业者独立自学或作为案头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发生在英格兰的利物浦。2月12日,两个十岁男孩没去上学,而是在商场 <br>里偷了糖果和饮料,然后又到音像店里闲逛,偷走了几幅名人海报。在这个秋季学期,罗伯特·<br>汤普森逃学49天,乔恩·维纳布尔斯逃学40天。 <br> 对于两个男孩来说,2月12日这一天如同往常一样,可是他们想出的一个残忍计划改变了一切。 <br>他们从一位母亲那里诱骗走了一个两岁的孩子詹姆斯?巴尔杰,把他拖在地上走了1.5英里,用脚 <br>踢,用砖砸,最后用22磅重的铁棍打碎了他的头 盖骨。两天后,警方找到了巴尔杰半裸的尸体。 <br> 罗伯特和乔恩把击打过的尸体绑在铁轨上,路过的火车将其碾压为两截。经证实,受害者身上共 <br>有42处伤痕,面部留有犯罪嫌疑人的一个鞋印。 <br> 在英国,十岁的儿童已经可以面临刑事指控。但是根据英国的法律,在结案之前,不允许媒体 <br>报道涉案儿童的家庭背景和姓名。在乔恩和罗伯特11岁的时候,他们的案件开庭了。庭审在普雷 <br>斯顿进行,有一个12名成员组成的陪审团。<br> 可以设想一下,一家英国电视台,遵守英国的法律,用儿童甲和儿童乙来报道案件的进程, <br>而一家美国报纸却透露了被告的姓名及其详细的人生经历。随着案件的进一步审理,最令人不解 <br>的问题是作案的动机。是什么驱使十岁的男孩犯下如此恶劣的罪行?其他孩子的家长能否在他们自己<br>孩子身上发现类似的苗头?事实证明,两个涉案男孩均来自残缺的家庭,生活贫困,有偷盗和暴躁的 <br>倾向。乔恩容易听从别人引导,他的一位邻居提供证言说,任何人叫他去朝别人扔石头,他都会照做。 <br>罗伯特六岁的时候,父亲和另外一个女人跑了,留下29岁的母亲独自抚养七个儿子。 <br> 英国和美国的新闻媒体都有各自的决策依据。英国媒体觉得应接受法律的约束,而美国媒体要 <br>满足读者的兴趣。法律在这里是唯一的标准吗? 如果是的话,那么英国国内的法律具备国际约束 <br>力吗?如果新闻主管们按合理的道德规范行事,那么情形又会如何呢? <br> 2001年6月,两个男孩已经18岁了,假释委员会允许他们被保释,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害怕遭到<br>报复,两个杀人犯都换了新的名字和护照。<br> 英国政府禁止媒体公布他们的新名字、住址或照片。但是人们普遍认为隐瞒他们的身份是不可能的,因 <br>为境外的媒体并不受英国法律的约束。这个案件也没有终结。2010年4月,乔恩·维纳布尔斯已经27岁了,<br>他因为违反假释规定而被警方拘押。对此事的第一反应来自詹姆 斯?巴尔杰的母亲丹尼丝?弗格斯,她在微博<br>上发布消息说:“想让大家知道乔恩?维纳布尔斯今晚在他 应该待的监狱里,这样对我的儿子才是公平的。” <br> 英国政府拒绝透露乔恩重新入狱的原因,公共舆 论的怒火即刻重新燃起。在CNN的“评论 (Sound Off)”<br>栏目和BBC的在线评论上,报复的 言论随处可见,对杀人犯过早释放的不解依然存在,对是否“曾经杀过人则<br>是终身杀人犯”的争议没有停息,还有一些评论主张只有宽恕才是合 理的。案件的审理法官曾经称这个罪行是<br>“史无前例的邪恶与野蛮”,考虑到两个男孩的行为,没有人对此说法有异议,但很多人努力通过这个案件剖析<br>整个英国社会的教育制度、宗教组织、社区及大众文化出了什么问题。<br> 如果将这样的案例放在媒介伦理课上讨论的话,学生们往往热情争辩,但却毫无结果。因为他们的分析退回<br>到要么幼稚的呼吁(十岁男孩应得到宽恕),要么华丽的呐喊(媒体应享有特权)。他们的判断则建立在亨利?艾<br>肯(Henry Aiken)所说的唤起情感、表达情绪的层面上,缺乏证明观点的证据。<br> 传播伦理学经常兜个圈子,最终把法律当成唯一可靠的准绳。学生和媒体从业者争论具体的、耸人听闻的事件,<br>作出具体的决策,却从未检讨他们道德推理的方法。实际上,我们需要明确伦理思考的方式,从而厘清有关的想法,<br>并给予这些想法合理的权重。由此,关心媒介伦理的人们可以学会分析决策的不同阶段,着重关注真实层面的矛盾,<br>进而得出有理有据的伦理结论。这个案例可以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好的伦理论证。道德思考是一个系统过程:先作出判<br>断,再采取行动。英国电视台决定应该保护未成年被告,不应该公布其姓名。而美国报纸认为,对读者隐瞒信息是 <br>不对的,所以决定公布被告的姓名。作出这个决定的推理步骤是怎样的?一家报纸如何决定对或错,从而做或不做一<br>件事情? 任何一个决定都会受到很多价值观的影响,我们需要找到并区分这些价值观,因为它们反映了对社会生活<br>和人性的预设。认为某件事情有价值,意味着想要去做。有些词语,比如“她的价值体系”和“美国价值观”,分别<br>指的是某一女性和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在评价某一事物的时候,会考虑它的美学价值(如和谐、愉<br>悦)、职业价值(如创新、守时)、逻辑价值(如连贯、适当)、社会文化价值(如节俭、勤奋)和道德价值(如诚<br>信、非暴力)。我们通常会发现,我们选择的背后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价值观,它们渗透到我们行为所及的方方面<br>面,促使 我们做出具有倾向性的反应。<br> 关于专业报道,新闻界就有很多价值标准,比如,迅速、质疑、独立。在利物浦谋杀案中,对于未成年人的权利,<br>公众、涉案家庭成员和新闻记者的价值标准是不一样的。这些价值标准和伦理准则一起为(英国的)电视新闻部门提<br>供行为准则: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青少年的隐私。在这个例子中,目的是确保审判的公平,为达到这个目的,英国电视新<br>闻部门选择隐瞒被告的信息。同样,美国报纸的结论建立在牢固的价值观基础上,也就是公众有权知道公共新闻的全貌,<br>因此报纸的结论是:我们要把凶手的姓名和详细 的背景公之于众。这个结论的价值观基础是什么? 这份报纸强烈认同<br>这样的职业价值:应该毫不犹豫地传播重要的信息,每个人都应该被告知真相。 但是职业价值的表述既可以是正面的<br>也可以是负面的。事实上,在对价值观的辩论中,为了决定哪些价值观更可取,必须找到一个伦理准则。在上述例子里,<br>这样一个伦理准则可以是:“任何情况下都要讲真话。” 我们如果在做这样的分析的话,那么意味着已经开始考虑道德<br>推理是如何进行的了。在这个案例中,对于应不应该公布凶手详细的个人信息存在争议,争议的原因我们很容易理解,<br>可是我们还是会问自己:讲明真相重要还是保护隐私重要呢?有没有一些我们都会尊重的普世价值呢? 比如讲明真相,我<br>们应不应该为了保护一些人而不讲明真相呢?我们可以通过找到准则来进行伦理分析,这样很快就能创建一个相互关联的<br>模型:我们首先评估总体情况,然后探寻促成决定的价值观,然后诉诸伦理准则,最后选择忠诚于哪个社会集团。通过这<br>样的分析,我们把精力放在辨别道德推理过程中的核心争议上,而不是放在某一决定实际有何优点的个人分歧上。 <br> 在这个案例中,争议似乎源于讲明真相和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两个准则之间的冲突,但是从中也能辨别出不同的价值<br>观念和忠诚归属。
展开
目录

导论伦理学基础与伦理学视角
第一部分  新闻
第1章  制度压力
第2章  讲明真相
第3章  记者和新闻来源
第4章  社会正义
第5章  侵犯隐私权
第二部分  广告说服力
第6章  日常生活的商业化
第7章  形象文化中的广告
第8章  媒体是商业性的
第9章  广告业的职业文化
第三部分  公共关系与劝服
第10章  公共传播
第11章  在公司说出实情
第12章  忠诚冲突
第13章  社会责任的要求
第四部分  娱乐
第14章  暴力
第15章  利润、财富和公信力
第16章  媒介视野与深度
第17章  审查
索引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