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社会学新探:一个学科框架与知识体系的构建: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framework and knowledge system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45637
  • 作      者:
    何珊君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法社会学新探:一个学科框架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学术质量上乘,研究深入,视野广泛,是难得的法社会学力作。本书中已经有若干部分内容分别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界》等专业核心期刊上,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展开
作者简介
  何珊君,女,浙江宁波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资深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社会学、社会科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从20世纪20年代译介、引入西方具有法社会学思想的理论著作和法社会学名著至今,法社会学在中国也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但将法社会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或专业课来建设、研究,则是新近二十年的事。虽然有了这些发展与成绩,但有两个关键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与追问,就是法社会学究竟研究什么,即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问题;怎样研究,即研究方法问题,这两个问题不仅困惑着中国的学者,在国际社会也是一个仍在不断探索与存在诸多争论的问题。本书笔者抱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追问,在长达八年潜心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上,阅读了近百本法社会学经典及相关著作,研究了大量的中西文献和国际社会著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具体考察和分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诸多法律现实问题,通过对理论与现实的不断双向反思与体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与探索。本书在全景式扫描当代法社会学前沿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法社会学学科的这两个关键问题,勾勒了法社会学学科领域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内容囊括了当前国际社会在法社会学研究中最经典和最瞩目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比如,法律与社会的基本关系,法律的社会基础,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法社会学的未来走向,法律规范,法律角色等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法社会学的概况与学科建设的意义 / 

        第一节    法社会学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第三节    法社会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在中国
的意义 / 

第二章    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一节    几种传统方法论 / 

        第二节    当代法社会学研究的部门方法论 / 

        第三节    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普适性与特殊性 / 

第三章    西方主要的法社会学家及其理论 / 

        第一节    古典法社会学思想家 / 

        第二节    近代法社会学家及其理论 / 

        第三节    当代法社会学家及其理论 / 

第四章    法律的社会基础 / 

        第一节    法律的社会起源 / 

        第二节    法律的物质基础 / 

        第三节    法律的精神基础 / 


第五章    法律与社会的基本关系 / 

        第一节    法与社会结构 / 

        第二节    法与社会变迁 / 

        第三节    法与现代化 / 

第六章    法律规范的社会存在形式 / 

        第一节    制定法与民俗习惯 / 

        第二节    “活法”与行动中的法 / 

        第三节    压制型法、自治型法与回应型法 / 

第七章    立法的社会学观察 / 

        第一节    立法的首要条件 / 

        第二节    立法者的素质 / 

        第三节    立法的艺术与技巧 / 

第八章    法律意识研究 / 

        第一节    川岛武宜的观点 / 

        第二节    帕特里夏·尤伊克、苏珊·S.西尔贝的总结 / 

        第三节    伊·亚·伊林的论证 / 

第九章     法律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法律文化概述 / 

        第二节    弗里德曼的理论评析 / 
        第三节    劳伦·本顿的研究/

第十章    法律制度研究 / 

        第一节    法律制度的总体描述 / 

        第二节    法律机构与权威扩散 / 

第十一章    法律角色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柯特威尔的观点 / 

        第二节    文化分析范式:中国当下刑辩律师角色研究 / 

        第三节    角色研究的一般理论 / 

第十二章    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新拓展 / 

        第一节    微观法社会学研究的特色 / 

        第二节    宏观法社会学研究的多元化 / 

        第三节    未来法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四大特征 / 

        第四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