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读邵子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948466
  • 作      者:
    戈焰编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戈焰,原名郭丽君,当代著名作家、诗人、高级记者。1923年出生。重庆涪陵人,1937年春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1942年毕业于联合大学文学系,被选为晋察冀边区文协委员。1943年至1949年任晋察冀日报、察哈尔通讯社和冀热察导报记者、编辑科副科长(团级),荣获一等功。1949年随刘邓大军南下解放大江南后,任安徽日报,安徽省人民出版社编委、副主编,安徽省文联、省妇联秘书长、党组成员,兼《安徽文艺》、《江淮文学》主编。1964年至1966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内刊》编辑。1972年至去世任陕西作协专业作家。陕西日报高级记者。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丁玲文学研究会会员、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华人物辞海》特约顾问编委。参加革命工作70年问,从事多种文学样式写作,有散文、报告文学、诗歌、小说评论达300余万字。专集有《革命的火花》、《向英雄的淮北人民致敬》、《绿竹集》、《浪尖上的巾国情》等。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满城的一个游击队》被中国作协推荐为抗战文学作品100名篇之一,荣获中国作协赠与老作家“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纪念杯。2001年《论现代诗发展之我见》,荣获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荣誉证书和优秀作品奖,个人荣获优秀作家称号。2004年,《论解放区文学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荣获全国作品特等奖。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荣获中国作协大型水晶石和镍铸造的军民抗战胜利纪念章。同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章。2010年因病去世。
展开
内容介绍
    邵子南同志,是一个值得我们后人永远怀念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一生虽短暂,但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却是无比的忠诚,他的《地雷阵》、《爆炸英雄李勇》等名篇小说,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及在全国都享有声誉,他是《白毛女》歌剧创作先行者;他不少诗词得到著名音乐家周巍峙、李劫夫等谱曲,还出版了《邵子南选集》等书籍;特别要提出的,他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风貌的人。
展开
精彩书摘
    这里说一个非常平凡的老人家,她干出了一件叫人胆寒的事儿。——她没干,谁也不敢干;她干出来了,人民看来倒也并不怎么稀罕。真是:
    一蹶子掘开了窖子口,
    是金子是银子摆在面前。
    愿意知道这事的,听我慢慢说来。
    阜平鹞子河边柳村,有个七十多岁的牛老娘娘,是南边十来里地名方代口的娘家。老头子去世多年。两个小子就叫大老牛,二老牛。两兄弟都另开家,支盐量米,各立门户。老大牛,五十岁,养了两个小子,一个闺女,大小子年满二十,家境困难,还没说下媳妇;二老牛,四十岁,养了一个小子,两个闺女,大闺女已嫁了出去。老娘娘跟着二牛家过活,孩儿也能孝顺,盛菜煮饭,送汤送水,把老娘娘安顿熨熨帖帖。老娘娘也成了活菩萨一个,一天到晚,盘着腿,坐在炕上,补补连连。闹得补针上打补钉,再打补钉,一家人衣服就是旧得不像样子,可找不出有一个窟窿眼儿。近年来眼睛迷糊了,就搓麻绳捻线。那一双手就闲不下来,闲下来,老娘娘就喊:
    “憋得慌!找个活儿混混手!”
    二老牛早就不让她做活儿了,就说:“这么大年纪了,也清闲清闲。”
    老娘娘就说:“呃,歇不惯!歇下来,就像少了个什么东西似的,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呃!”
    老娘娘还说嘞,二老牛歪着头,笑嘻嘻地,装上一袋烟,对上火,扛上锄头到地里去。二老牛到地里干了半天活,晌午回来,又见老娘娘盘着腿,坐在炕上,理那破布片子。她把它埋了半截炕,一张一张摸过来,凑到眼睛边瞅了瞅,理展了,放在膝盖上,一叠一叠把它摺起来。
    二老牛说:“娘!这个还理它,没毬用啰!”
    老娘说:“呃,理出来吧,打个补钉哪,打个褙壳哪。——呃,不理展它,看着也心烦呵!理展了,心也痛快了。”
    实在找不出活儿来,她又走到大老牛家,东摸摸,西摸摸,找活儿做,一转眼,她又理清了破布片子,搓完了麻绳,补好了盖锅的拍。人老心软,老娘娘就是有一点护短。大老牛也好,二老牛也好,打儿打女,老娘娘看见,总是不依的。他们要跟媳妇吵嘴么,老人家总站在媳妇这边,挨打挨骂的都没有事,她却眼泪汪汪的了。两老弟兄闹开口角,她一来,就自个散了。
    老娘娘眼睛迷糊了,一头白头发。白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疙瘩,簪子都别不上了。老娘娘瘦一些,那身子骨头倒还结实,五六年来,没害过病。
    所以她短不了拿根棍子回方代口她娘家去。她娘家还有一个老弟弟,叫李大全。六十多岁快七十,眉毛胡子都雪似的白了,也是个好老人家。老姐姐见着老弟弟实在亲热。
展开
目录
前言
文碑
地雷阵
牛老娘娘拉毛驴
我们是不同的
一个共产党员成了神的故事
张得全和他所讲的故事
三尺红绫(未完稿)
哥哥回来了
李文秀(长篇小说《周金宝》第一章)
稀罕的客人
暴风雨中
两年文艺
跃马前线
第一个整训期
赵巧儿送灯台
两颗西瓜子
臭牡丹
王抄手打鬼
白毛女
达马花和鸳鸯
《晋察冀诗抄》摘录
口碑
西北战地服务团团史西战团团史编写组
谈解放区文艺创作(致陆定—信)  郭沫若
田间、邵子南谈诗笔记 戈焰
回忆田间联想到邵子南 魏巍
清明随笔 孙犁
《漏室铭》及其他 胡荣茂
天才艺术家英年早逝 王洪林
邵子南和作品社 范泉
铁脚板诗人邵子南 戈焰
谈邵子南别具一格的诗文 戈焰
回忆邵子南 曼晴
坦荡无私的邵子南 宋铮
邵子南与精神文明建设 王洪林
忆邵子南 吴锦海
曾在郧阳山水间 黄成勇
邵子南的《三尺红绫》 李传新
邵子南语汇是个富矿 王洪林
邵子南传略 董胜焰
红色恋人 黄成勇
邵子南在重庆 戈焰
打回老家去(之一)  宋铮
打回老家去(之二)  宋铮
《白毛女》再版前言 贺敬之 马可
《邵子南选集》序 欧阳山
邵子南与《白毛女》 陈厚诚
邵子南诞辰80周年座谈会贺信摘选
附录
历史为你呐喊 戈焰
后记 许建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