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学者关于商贸流通及城乡商贸统筹研究
(一)国内学者关于商贸流通的研究
在我国,对流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传统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流通无用论”、“流通从属论”到“流通先导论”、“流通基础论”、“流通战略论”的提出,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商贸流通业的蓬勃发展。
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重本抑末”思想传统的国度里,商品流通长时间以来被视为“末业”,商贾被列为“五蠹”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沿袭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计划经济思想的指导下,生产与交换的辩证关系一直没被真正弄清楚,商业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定位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流通论”的观点,否认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流通与分配相混淆,以分配代替流通,从而忽视了商品流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初,孙冶方最早开始对“无流通论”提出反驳。他认为,生产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不是仓库,生产单位要有流通观念;社会主义流通既包括商品流通,又包括产品流通;并且既要尊重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又要尊重产品规律的作用。孙冶方对“无流通论”的批评对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有很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伊始,以孙冶方和卓炯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率先对“无流通论”进行了批判,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薛暮桥、刘国光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对流通问题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供给约束型经济、资源约束型经济逐渐向需求约束型经济、市场约束型经济转变,全面的买方市场渐趋形成,社会生产过程的“瓶颈”已从生产转向消费,消费者主体地位的确立使消费者权利整体向上位移。在此背景下,理论界开始重新确立流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有地位。经过若干年的讨论,理论界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仅仅局限于交换和生产的争论,普遍抛弃了过去传统的“生产决定交换”的观点,把流通置于整个产业活动的循环中、置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这种宏观研究视角的转变,使对流通地位的认识更加深人。关于这一问题的主流观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先导产业论。最早提出先导产业论观点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1999a)。他认为必须深刻认识到流通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位的一个助推器。消费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商业作为消费启动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