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13年中国煤炭工业市场化发展
2012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2〕57号)文件,取消了重点合同,实现了电煤价格并轨;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经营许可证,降低了煤炭生产经营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2013年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3年3月22日、9月26日我国炼焦煤、动力煤期货合约先后经国务院批准,分别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焦煤及动力煤期货的上市,标志着长期以来由政府主导、指导的煤炭价格机制开始向完全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转变,将会对国内煤炭、冶金和电力三大行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焦煤及动力煤期货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焦煤与动力煤市场化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有利于相关产业链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实现稳定生产经营;有利于煤焦钢、煤电产业链的进一步融合发展。
煤炭企业“走出去”取得进展:兖矿集团、徐矿集团、江西煤业、开滦集团、神华集团境外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中煤装备、郑州煤机等实现了煤矿成套装备出口。
1.3 2013年中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
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取得积极进展。2013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产量在34亿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92%,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河南、山东、新疆、安徽、云南9个省区产量超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3%左右,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河北、宁夏、黑龙江、湖南、辽宁5个省区原煤产量超过50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2013年全国整顿关闭煤矿770余处,技改提升小煤矿490多处,兼并重组小煤矿610处,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亿多吨。
大型煤炭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2013年,神华、中煤、同煤、山东能源、陕西煤业化工、冀中能源、河南能源、山西焦煤8家企业原煤产量超过亿吨,总产量占全国的38.6%;开滦、潞安、兖矿、华能、阳泉、中电投、淮南、晋城等11家企业原煤产量超过5000万吨,总产量占全国的20.4%左右;有52家煤炭企业产量超过1000万吨,总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17家中央企业开办的煤矿324处,产量9.8亿吨,占全国的26.5%。行业排名前4位的煤炭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到26.1%,同比增加了1.7个百分点;行业排名前8位的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8.7%,同比增加2.8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产业融合步伐加快。煤电、煤焦、煤化、煤运一体化发展在促进煤炭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逐步形成了煤炭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全国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电厂权益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的11%左右,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5%左右;全国煤制油总产量147万吨左右;形成煤制气装置产能27亿立方米;煤制烯烃总产能168万吨左右;煤制乙二醇总产能90万吨左右,全年转化煤量约3200万吨左右。开滦集团物流信息商务智能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两港”储配煤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淮南矿业创新物资供应模式,构建现代大物流格局,实现了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型,建成了安徽省最大的物流企业;鄂尔多斯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以现代物流业为切人点,打造“服务内蒙古、联动晋陕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