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京农业品牌建设的优势条件
(一)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特色农产品应当具备“名、特、优、新、稀”的特色,这些特色既有先天具有的比较优势,也有后天形成的竞争优势。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将特色农产品从总体上分成了主导特色农产品和名优特色农产品两大类:主导特色农产品是在本乡镇起主导作用的特色农产品,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产品产值在本乡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位居前5名,具备“名、特、优、新、稀”特色中的一种;名优特色农产品是具备科技含量高、单位产品价值高和产品知名度高等特点的“名、特、优、新、稀”农产品。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导特色农产品除了特色之外,更强调规模,强调这一农产品在其所在的区域范围内形成的经济影响,而名优特色农产品则更加注重单个产品的品质及价值。
1.北京市特色农产品的现状2006年,北京市以乡镇为起点上报的主导特色农产品共有102个,产值达771897.1万元。收入排前10位的产品分别是猪、鸡、鲜牛奶、桃、黄玉米、鸭、鸡蛋、红富士苹果、番茄和西瓜。这10类主导特色农产品的产品收入占整个主导特色农产品收入的68.89%。以村为起点统计,北京市2006年的名优特色农产品共146个,产品收入为91306.8万元。收入排前10位的产品分别是红富士苹果、柴鸡蛋、观赏鱼、桃、四季豆、鸡、牛肉、板栗、鸭和西瓜。这10类名优特色农产品的产品收入占整个名优特色农产品收入的52.37%。
2.北京市特色农产品的具体分类按照农产品具体分类标准,可以将北京市现有特色农产品分为粮油、蔬菜、果品、畜禽及其产品、水产、观赏性动植物和其他农副产品7类。
(1)粮油。粮油是对谷类、豆类、油料及其初加_丁品的统称。北京市粮油类主导特色农产品有12种,名优特色农产品有7种,其中有5种产品是主导和名优共有的.分别是混合玉米、甘薯、粳稻、黄玉米和花生。主导特色农产品中产品收入最高、涉及面最广的是黄玉米,其年产量达到2.98亿千克.在粮油类主导特色农产品中产量最高。名优特色农产品中,混合玉米和甘薯产品收入高、产量大,已成为主导农产品;但是,单位价值高、更能体现名优特色的则是小麦籽种“轮选987”和粳稻。
(2)蔬菜。在2011年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特色农产品调查中,有21种蔬菜被列为主导特色农产品,25种被列为名优特色农产品。其中,番茄、四季豆、黄瓜、芥蓝、西蓝花、生菜、平菇、西葫芦、巷道蘑菇和杏鲍菇10种名优特色农产品已发展成为当地的主导特色农产品。在主导特色农产品中,番茄的产品收入最高,达到25003.26万元,同时产量也是蔬菜类中最高的,达到1.58亿千克。在名优特色农产品中,产品收入最高的四季豆同样也是产量最高的。蔬菜类名优特色农产品的整体价格要比主导特色农产品高出1倍多,这体现出了名优特色农产品的价值特点和优势。
(3)果品。果品可分为鲜果、干果、瓜类以及它们的制品4大类,鲜果是果品中最多和最重要的一类。在这次特色农产品调查中,果品产品数量是最多的,包含32种主导特色农产品和53种名优特色农产品,其中既是主导又是名优的产品有30种。果品中的红富士苹果、桃和西瓜在主导和名优特色农产品中,都具有产量高和产品收入多的特点,主导特色农产品中桃和西瓜的产量都超过了2亿千克。在单位产品产值方面,两者差别不大,名优特色农产品略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