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道德有了前所未有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财富增加,使社会主义道德定位在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上,让道德具备了更强的生存能力和调控能力。道德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内容,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最终受制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道德的主要职能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如果社会没有利益可以提供,或者提供的利益非常有限,那么最优秀的道德也不能履践其职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利益总量增加,乃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基础的最好维护,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功能的直接强化。所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世界排名第二,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排名,它也意味着我国可以通过经济获得更高层次的道德排名。
(二)社会主义道德拥有前所未有的群众基础
改革开放允许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在道德上确认了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从而使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由可能走向了现实。道德是人的道德,源于人而服务于人。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的相当一段时期,道德却没有能真正地把人作为它的最高目的,封建道德仅仅只是奴役人民的戒条,封建统治者不知道什么是人的价值,也不允许人们去追求自己的价值。在改革开放以前的相当一段时间,个人的合理利益追求也一直处于被忽略或被否定的状态。但是,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人们可以在均等的机会面前竞争,并根据社会与个人的需要进行自我选择,合理又合法地取得自己的正当利益,任何个人凭借自己诚实的劳动所取得的报酬,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与理解。有现实的利益供人们追求,人们有追求利益的现实权利,这就是改革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进步。这一进步使社会主义道德获得了空前的主体支持,拥有了真实的群众基础。
(三)我们的社会拥有建构好道德的最大的社会共识,这也是巨大的道德优势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社会是“同质性”或“未分化性”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处于一种无差别、无个性的“机械团结”,“私人生活”完全没有自己独立存在的空间而只能被动接受“公共生活”的主宰,因此,传统社会是拥有道德共识的社会。现代社会具有“异质性”和“分化性”,社会生活领域从“领域合一”向“领域分离”转向,个人的“私人生活”从社会的“公共生活”中分离,从而使超越领域界限、贯通不同领域的“道德共识”变得极为困难。①其实,这种观点是对道德的社会共识产生了误读。真实的情况是,传统社会的道德共识只是一种表象共识,传统道德的虚伪性也决定了传统道德共识的非真实性。今天的中国虽然有道德共识的分化,但面对严峻的道德现实,中国人却有着最大的社会共识,建构好道德成为全体中国人最大的道德愿望,也成为中国人特有的道德优势。
三、如何用强大的道德支撑中国梦
道德对中国梦的支撑,主要体现在道德为中国梦的实现所提供的精神支持。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用集体主义的利益追求取代利己主义的利益追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价值指引
道德通过倡导集体主义利益追求以实现对中国梦的价值指引。首先,集体主义的利益追求虽然肯定自我利益的实现,但并不强调自我利益的中心地位。它要求人们在承认自己有着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应承认别人具有相同的权利。当自己与他人在利益关系上发生矛盾时,应该主动向别人让渡利益。在这里,利己与利他并存,利他却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利己常常以利他作为目的。其次,集体主义的利益追求指向是正当利益,而非不正当利益。利益的正当与否,不是依据个人标准而是依据社会标准确立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