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春作家
韩寒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身份标签就是作家。1999年,17岁的韩寒参加了《萌芽》杂志举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他的参赛经历后来被屡屡提起。因为中问出差错而单独考试,凭一篇《杯中窥人》获得一等奖。而2012的“代笔门”事件中,这次获奖被质疑程序违规。韩寒出版第一本小说《三重门》,主要是写中学生的生活,深受同龄人喜爱,一个月卖出100万册。一段时间内,韩寒保持一年出一本书的速度,陆续发表了散文集《零下一度》、《通稿2003》、《就这么漂来漂去》和《杂的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长安乱》、《一座城池》、《光荣日》、《他的国》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等作品,成为“80后”作家的代表性人物。
一方面他不同于传统的作家,他总是尝试用新的方式做他的书:《他的国》尝试采用线上发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精装珍藏版400元,挑战单本图书的市场价格;在淘宝网开书店,义拍《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珍藏限量版。这些市场化的行为与韩寒的合作者路金波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他又不同于市场化运作的同龄作家,他在博客中公告“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韩寒的作家身份也保持“独立”,与文学评论家白烨论战,批文坛,批作协,拒绝加入作协、文联等。韩寒一方面市场化运作自己的书,另一方面又保持一份“特立独行”的形象,这看似矛盾的两方面使得韩寒几乎每一本书都能成为畅销书。
早期媒体对韩寒的报道中,前辈学者批评韩寒作品的较多,多认为韩寒作品思想贫窄,语言故作高深;见识和写作都太单一狭隘;韩寒的作品是建立在沙滩上;表现了时代性,继承了这个时代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①下面这段对韩寒及作品的评论有一定的代表性:
初通人事的韩寒坐在版税和名气的两个火堆上,他即使有再冷静的屁股,也会被烤出青烟来。名和利助长了他性格中的骄矜,让他的自我感觉膨胀,以致丧失了和普通人对话的能力,甚至丧失了正常思维的能力。他试图摘下人格面具,却在不知不觉中戴上了更为沉重的面具,他做戏却自以为赤子,他在走上荧屏的时候,其实已经铺好了沦落的道路。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指引和棒喝,是让人小小激灵一下的凉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谁能站在足够的高度上,让这个迷失在自我幻觉中的英俊少年苏醒。这样下去,韩寒的未来似乎已经注定了。
但不容忽视的是,韩寒作品的读者恰是传统作家忽视的群体——中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相当一部分中学生阅读的只有教材和教辅。同龄人写书给同龄人看,更容易产生共鸣。可以说韩寒成名十年,是他的读者、粉丝和他一起成长的过程。
在“青春作家”框架下,媒体建构的韩寒作家形象是充满矛盾的两面:一面是有才气但狂妄白大、目无尊长的形象;另一面是腼腆单纯、彬彬有礼的形象。以前者为主,后者多以记者手记的方式表达,是令记者“吃惊”的补充形象。这种矛盾的形象本身就具有吸引媒体和受众的价值,而这种矛盾也成为2012年“代笔门”事件中的一个疑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