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辩证法的和谐向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7094
  • 作      者:
    李楠明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楠明,男,1954生,吉林省四平市人,哲学博士。自1984年起,在黑龙江大学哲学院工作,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意义方向的研究工作,现为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主任。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两项,发表专著十余部,论文六十余篇,代表性成果获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次。
展开
内容介绍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础,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公有制经济比重高,在改革开放中,转轨困难,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处于滞后状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关系到东北的经济建设,而且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辩证法的和谐向度》作者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多重矛盾关系,才能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循此思路,作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本理论的挖掘,并以此为哲学根据,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和谐社会构建所面临的矛盾和所要解决以及如何解决的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辩证法的和谐向度》:
  一、对矛盾同一性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列宁之后得到了发展,但在斯大林和毛泽东这里,辩证法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状况,马克思的辩证法经过前苏联的“体系化”之后,其所具有的世界观变革的意义完全被抹杀了,堕入了先讲物质的统一性,后讲人和历史的误区。斯大林对辩证法的理解就突出了斗争的作用,他认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是通过现象和谐的展开,而是通过对象、现象本身固有矛盾的揭露,通过在这些矛盾基础上活动的对立倾向的‘斗争’进行的。”毛泽东是反对斯大林这样的主张的,在1957年他指出:“斯大林有许多形而上学,并且教会许多人搞形而上学”,他“讲事物的内在矛盾,又只讲对立面的斗争,不讲对立面的统一。按照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面是斗争的,又是统一的,是互相排斥的,又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①
  毛泽东创造性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直接继承了列宁的辩证法思想,在1937年写下了《矛盾论》,第一次详细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对矛盾的同一性理论作了发展,他指出,“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原来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②他认为:“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接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①毛泽东在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时曾经做过这样的批注:“辩证法就是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坚持对立与同一二者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突出了辩证法和事物发展中对立面的同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是绝对的,而由对立走向同一也是必然的,他指出:“由对立转到同一:战争是双方对立,同一是双方和平;国家是双方对立,同一是国家消灭。因为处在一个过程中对立互为条件,经过斗争克服对立,所以能变成同一性。”②这就把辩证法的基本属性确定为对立和同一,而对同一的强调再次明确了辩证法的中心任务是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世界战争和中国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都是斗争与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辩证法、革命辩证法成为毛泽东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因此,在他的((矛盾论》中强调:“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③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和谐思想的历史考证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理解
第二节 历史上西方文化对和谐问题的认识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哲学理论根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实践哲学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和谐观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谐诉求的经典表达
一、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和谐意蕴
二、恩格斯辩证法理论的和谐意蕴

第三章 社会主义实践中辩证法的和谐诉求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一、对立统一学说
二、对发展观的丰富
三、列宁辩证法理论的和谐维度
第二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和运用
一、政治和谐思想
二、对矛盾同一性的发展
第三节 邓小平对辩证法和谐维度的展开
一、发展的辩证法
二、和谐的发展观

第四章 凸显辩证法和谐诉求的现实要素
第一节 时代主题与辩证法和谐诉求的契合
一、渴求和谐发展的时代
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和谐与合作
三、现代科学需要和谐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辩证法和谐诉求的时代价值
一、现代人存在焦虑之超越
二、人类社会冲突之化解

第五章 辩证法和谐诉求的当代阐释
第一节 辩证法和谐诉求的内涵与特征
一、辩证法和谐诉求的内涵
二、辩证法和谐诉求的定性阐释
第二节 辩证法和谐诉求的内容之规定
一、凸显和谐的对立统一
二、“和而不同”的创新思维
三、对传统和谐思维的扬弃
四、目标和谐与手段和谐的统一
第三节 科学的发展观:辩证法和谐诉求的中国诠释
一、科学的发展观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科学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价值导向
三、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第六章 协调生产关系与构建和谐国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首要任务
第三节 变企业管理为资产管理,走宏观调控之路
第四节 建立多元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七章 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第一节 调整产业结构,走技术创新之路
第二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第三节 走产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第八章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和谐东北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经济发展来促进就业增长
第二节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第三节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两极分化,协调好多元利益的矛盾关系

第九章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第一节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二、建设法治型政府
三、建设责任政府
四、建设诚信的政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