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其动态调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1591
  • 作      者:
    万立全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万立全,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其他省级和厅级项目,出版多部专著及教材,在《南方经济》、《财经科学》、《经济经纬》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几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管丛书: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其动态调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最新的委托代理研究范式(LLSV范式)为方法论基础,主要从国家实际控制人和非国家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特征角度,探讨股权结构及其动态调整对公司的影响,并最终探讨对两类实际控制人的监管对策以及股权结构的优化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3.控制权正常收益与控制权超额收益——控制权私人收益的重新分类<br>  基于以上控制性股东监督行为的二重性以及其所带来的治理效应的两面性,我们试图将控制权私人收益分为控制权正常收益和控制权超额收益两部分,其中,控制权正常收益是对上市公司增量收益的分享,而控制权超额收益是对上市公司存量收益的攫取。具体分析如下:<br>  (1)控制权正常收益与控制权成本的补偿<br>  控制性股东要获得和维护控制权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具体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获得成本:主要指为获得控制权而支付的各类成本,如在公司设立并上市后认购其所持股份而支付的成本和为公司设立并上市所支付的相关成本以及在股份集中时为收购股份所支付的股权价格和收购过程中的交易费用;②机会成本:由于投资集中于一家公司而丧失的多样化投资可能获得的利益;③监督成本:如前所述,在显性与隐性监督活动中支付的成本;④防御成本:由于控制权市场的争夺有时很激烈,控制权转移的事件也经常发生,为了防止可能的敌意接管,控制性股东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此外,法律诉讼风险和声誉损失,如经理和员工对企业投入的人力资本的减少,银行、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抛弃等,也是控制性股东的一种隐性成本。<br>  按照经济学成本与收益匹配原理,成本是需要补偿的,否则控制性股东“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行为是很难理解的,即控制性股东投资于受控公司要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此种收益即为控制权正常收益,它是一种合理的收益,是对控制权成本的正常回报,是控制权私人收益的一部分。<br>  (2)控制权超额收益与隧道效应<br>  虽然控制性股东会通过股权获得现金流权收益,但由于现金股利的外在性,控制性股东仅仅通过持股比例分享公司利润不能使自身收益最大化,因此,控制性股东就可能选择其他获利方式。诸如:①利用关联交易将上市公司的利润或资产转移至控制性股东属下的其他公司;②非法占有上市公司资金并为其旗下其他公司所用;③要求上市公司为其旗下的其他公司提供担保;④利用控制权转移事件进行内幕交易等。<br>  控制性股东对公司实施控制的方式有两类: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在绝对控股方式下,控制性股东通过在公司股东大会中的投票权优势控制了股东大会,在股权分散以及法律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下,控制性股东可能利用自己的表决权优势使公司的经营决策服从控制性股东的意志,从而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在相对控股方式下,控制性股东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权小于控制性股东在公司中所拥有的投票权,由于控制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相对较少,一旦公司出现亏损,其所承担的损失比例也少。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性股东转移上市公司利益的动机要远高于绝对控制性股东模式。此外,在这两种方式下,控制性股东会依托控制权的行为能力获取收益,这种收益即为控制权超额收益,它与控制权成本补偿无关,是对公司存量收益的再分配,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是一种掏空行为,其大小取决于控制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削程度。<br>  因此,控制权私人收益是两类不同性质收益的混合与交织,其中控股权正常收益具有相对稳定性,对控制性股东具有激励效应,其载体为由于控制权的存在而使公司价值增值的部分。而控制权超额收益具有“状态依存性”,缺乏合理的载体,对公司具有负效应,它随法律保护完善程度而呈现变化。在这两部分收益中,控制性股东所能得到的控制权正常收益相对有限,控制性股东主要通过控股权超额收益去寻求成本的补偿以及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也就是我们从表面上所看到的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表现形式,即控制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在法律保护相对完备的国家,还是法律保护缺失的国家,也无论是我们多么强调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控制权私人收益都会存在,而且具有持久性。<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nbsp;导论<br>第一节&nbsp;问题的提出<br>第二节&nbsp;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br>一、研究思路<br>二、研究框架<br>第三节&nbsp;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br><br>第二章&nbsp;文献综述<br>第一节&nbsp;股权结构形成与调整的影响因素<br>一、股权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br>二、股权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br>三、文献述评<br>第二节&nbsp;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br>一、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br>二、股权结构与公司负债关系<br>三、股权结构与控制权私人收益关系<br><br>第三章&nbsp;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br>第一节&nbsp;理论基础<br>一、委托代理理论<br>二、终极产权理论<br>三、市场择机理论<br>第二节&nbsp;制度背景与变迁<br>一、资本市场从股权分置到股权一致<br>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五龙治水”到统一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制度的建立<br>三、民营企业上市: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并存<br><br>第四章&nbsp;委托代理成本的模型分析<br>第一节&nbsp;B-M范式下的委托代理成本<br>一、基本假定<br>二、股东与经营者的代理成本<br>第二节&nbsp;LLSV范式下的委托代理成本<br>一、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br>二、实际控制人的代理成本<br><br>第五章&nbsp;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特征与公司价值关系实证研究<br>第一节&nbsp;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特征分析<br>一、实际控制人类型的界定<br>二、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特征分析<br>第二节&nbsp;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特征与公司价值关系分析<br>一、研究假设<br>二、研究设计<br>三、实证检验<br>第三节&nbsp;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案例分析<br>一、创业板简介<br>二、创业板上市公司特征<br>三、案例分析——基于北陆药业与宝德股份的分析<br>第四节&nbsp;本章结论<br><br>第六章&nbsp;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br>第一节&nbsp;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br>一、两权分离度对股权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br>二、终极股东控制权比例对股权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br>三、股票回报率对股权结构调整的影响<br>四、股票回报率对股权稀释的影响<br>第二节&nbsp;样本选择与模型设立<br>一、样本选择<br>二、变量设计<br>三、模型设立<br>第三节&nbsp;实证分析<br>一、描述性统计<br>……<br>第七章&nbsp;控股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分析<br>第八章&nbsp;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特征与公司负债水平研究<br>第九章&nbsp;实际控制人股权特征与控制权私人收益研究<br>第十章&nbsp;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路径<br>第十一章&nbsp;主要结论、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