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嵌入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4882
  • 作      者:
    段姝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段姝,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苏州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Flinders University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小企业融资。近5年来,发表论文14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CSSCI期刊2篇、国内权威期刊1篇,《苏州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介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入选2009年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主持并完成市厅级项目4项,参与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在研市厅级项目1项,相关研究成果荣获第九次苏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十二次苏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管理学术新视角丛书:网络嵌入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研究》就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这一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话题展开研究。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经济管理学术新视角丛书:网络嵌入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成长模式的转变,关注其融资行为的改变,进而探究网络化成长模式下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机制,构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网络嵌入假说理论框架,并通过对江浙沪地区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研究结论。《经济管理学术新视角丛书:网络嵌入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研究》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和从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的专家学者分享、讨论,而且可以供政府和金融部门决策参考,也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思路。
展开
精彩书摘
  三、国内文献回顾
  信贷配给理论是国内学者进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企业信贷配给的理论根源。主要研究学者有:林毅夫、李永军(2001),沈杰、张智光、何勤(2002),宋亚敏、黄绪江(2002),杨再斌、匡霞(2003),邝坦励(2004),徐强(2005),杨丰来、黄永航(2006),等等。国内关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理论探讨以王霄、张捷(2003)最具有代表性。以往的研究未能将企业规模内生于信贷配给模型中,而王霄和张捷的研究则有力地解释了信贷配给中存在的“规模配给”,通过模型证明了企业资产规模可以成为企业进入信贷市场的一种临界标准;黄燕君、应娟和郑小胡等(2004)将抵押品价值、抵押清算价值、银行信贷审查成本等因素引入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模型,证明信贷配给是银行理性选择的结果;张亚维、胡红星(2005)将银行利润、银行利率、企业风险、企业规模作为内生系统变量,研究了不同风险类型的中小企业信贷配给。
  中小企业受到信贷配给的原因除了财务报表不规范、缺乏抵押和担保等之外,主要原因还有信用等级低,信誉不足。杨俊龙(2003)、杨军(2003)认为,中小企业产权结构不清、企业信用障碍是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中小企业应从完善自身信用着手解决融资难问题;胡乃武等(2006)指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声誉较低,管理风格及行为特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中小企业贷款所面临的道德风险也相对更为严重。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其融资结构变化的研究方面,主要以陈晓红(2003)和张捷、王霄(2002)为代表。他们的研究也都是在国外经典理论框架下展开的。以张捷、王霄(2002)为例,他们根据对631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对中、美两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各个成长周期的融资结构的总体变化趋势①仍然符合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的基本规律。此外,他们还分别检验了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制歧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并不显著,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四、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引入市场不完善因素来解释非均衡现象,成为信贷配给理论体系的主体,其中S-W理论模型是均衡信贷配给理论的经典力作。该模型将利率视为信贷配给过程中唯一的内生决策变量,假设条件过于严格,对中小企业融资实践缺乏解释力。后来不断有经济学家通过放宽或改变S-W模型的相关假设,来进一步讨论均衡信贷配给的存在性,试图加强均衡信贷配给模型的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与利率一样,抵押品具有甄别和激励作用,是银行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重要手段(Bester,1985、1987),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银行信用分析的替代机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贷款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贷款中。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有效的、足够的抵押品⑦。从学术讨论的角度讲,担保品的提供本质上是代表企业的品质(Character)和能力(Capacity).只不过是更具体地体现了企业信用品质和能力而已。事实上,许多信用交易都是在担保品作为信用媒体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的,担保品成为这些交易的首要考虑因素。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虽然担保品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但客户本身的信用状况不会因此改变。商业银行都希望通过正常途径收回债务,而不是处理担保品。因此,担保品只起到降低银行风险的作用,而并不是授信的必要条件。
  对缺乏抵押和担保的中小企业融资来说,信贷合约可以通过声誉机制执行。借款人的声誉信息可以作为抵押品的替代机制,是保证信贷合约实施的一种节约交易成本③的工具。但是声誉机制只有在完善的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存在的情况下才可能发挥作用。如果缺乏信用信息网络,信贷市场竞争性的增加并不能缓解信贷配给(Ghosh和Ray,2000)。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小企业战略性地位与融资约束悖论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需要新的视角
三、网络的思想及其在企业行为研究中的兴起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章节结构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二、研究的逻辑框架
三、章节结构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网络嵌入
二、中小企业
三、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第一节 基于金融制度环境宏观视角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二、国外文献回顾
三、国内文献回顾
四、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第二节 基于企业组织特征微观视角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二、国外文献回顾
三、国内文献回顾
四、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第三节 基于组织环境中观视角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二、国外文献回顾
三、国内文献回顾
四、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嵌入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关系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资本理论:社会学的解释
二、交易费用理论:经济学的解释
三、资源依赖理论:管理学的解释
四、合法性理论:制度学的解释
第二节 网络嵌入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关系研究
一、基于网络嵌入动因的视角
二、基于网络嵌入特征的视角
三、基于网络嵌入效应的视角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嵌入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型构建与假设推演
第一节 网络嵌入与中小企业:一个群体博弈的均衡分析
一、声誉机制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工具
二、网络是声誉机制的重要载体
第二节 网络嵌入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缓解
一、中小企业信用分析的核心是企业的成长能力
二、网络化成长是中小企业主要的成长模式
第三节 网络嵌入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缓解的路径分析
一、路径之一:组织合法
二、路径之二:信息共享
三、路径之三:组织学习
第四节 理论模型构建及假设推演
一、网络嵌入的维度划分
二、网络嵌入、组织合法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三、网络嵌入、信息共享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四、网络嵌入、组织学习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五、一级维度理论模型及假设结构
六、二级维度理论模型及假设结构
七、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一、设计过程
二、问卷发放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变量设计
一、网络嵌入:解释变量
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被解释变量
三、组织合法:中介变量
四、信息共享:中介变量二
五、组织学习:中介变量三
六、环境、组织、制度:调节变量
七、企业规模、年龄、性质:控制变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调查数据的基本面分析
第一节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问卷的基本情况
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一、量表的信度检验
二、量表的效度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假设的检验
第一节 网络嵌入对组织合法的影响
一、结构嵌入对组织合法的影响
二、关系嵌入对组织合法的影响
第二节 网络嵌入对信息共享的影响
一、结构嵌入对信息共享的影响
二、关系嵌入对信息共享的影响
第三节 网络嵌入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一、结构嵌入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二、关系嵌入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第四节 组织合法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
第五节 信息共享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
第六节 组织学习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
第七节 中介作用
一、一级维度模型检验
二、二级维度模型检验
第八节 环境、组织、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
一、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二、组织因素的调节作用
三、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
第九节 假设检验结果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对研究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实践启示
一、社会网络机制是中小企业信用增级机制
二、行业协会是中小企业构建网络的平台
三、中小企业应有意识地构建有利于缓解信贷约束的网络
四、利益相关者信用评价应纳入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五、政府应更加关注基于社会网络机制的内生性金融安排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