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提出
外交是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工具。自从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外交就成为人类解决冲突、加强合作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外交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不同的是,在人类文明的不同时代,外交的方式和内容各不相同。随着国际社会的演进和时代特征的变化,旧的外交理论和方式不断被扬弃,新的理论和方式不断产生和发展。从古代军事外交到王朝特权外交、近代专业外交再到现代多边外交、公共外交,每一种外交理论和方式的产生都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的产物。
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国际社会基本上就是以民族国家相互作用的形式而存在。这种状况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由于全球化的影响而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国家的权力出现了弱化和转移。然而,诚如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所言,现行的国家制度不会立刻瓦解成大同世界,即使越来越多的民族采用共同的经济和政治组织形式,国家仍将继续作为认可的核心;即使国家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会退到后台,国家之间的差异也将会继续下去,只是将转向文化和经济方面。因此,外交仍是处理国家关系最主要的工具。不过,由于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指导外交实践的理论和处理国家关系的外交形式也都会相应地发生改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兴起,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作为国际交往主要参与者的各国公众,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开始关注并积极参与到外交这一传统以来一直被视为少数人的特权、神秘、秘密的领域,外交的公开化、大众化成为全球化的时代要求。而全球化推动下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信息技术革命,不仅使各国公众参与外交活动成为可能,也使得他国公众对一国的看法和态度日渐影响到一国的政治走向和政策制定。因此,公众尤其是国外公众(一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受众)的态度成为关系到一国外交政策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而获得他国公众对本国理解与认同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加强与他国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即进行观念的融通与思想的碰撞。由此,一种新的外交形式——由一国政府发起、针对他国公众的信息沟通与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即“公共外交”,开始登上国际关系舞台。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和深化。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展、各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及政治民主化和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公众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联系更加紧密,公众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利益攸关者”。而各国公众在国际交往中,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基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所处的国际社会环境,往往形成一种对他国和国际社会的主导性的情感和认同。这种主导性的情感和认同,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往往对国家的对外政策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孕育着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趋向”。因此,如何向世界公众舆论澄清本国政府的政策目的、向外国介绍自己、树立自己良好的国家形象并最终取得与他国的认同与合作,成为全球化时代给各国外交部门提出的重要任务。承担着与国外公众和世界舆论沟通与对话任务的公共外交,越来越成为一国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