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政治史研究》:
第24次议会中,宪政本党、大同俱乐部、犹兴会赞成对西园寺内阁的不信任案,促进了非政友势力的联合。但桂太郎组阁之后提出“一视同仁”,非政友联合受到挫折。1909年1月在宪政本党大会上,改革派占据优势,提出树立新党;2月27日又提出“以国民意思为政权运用之基础,以图宪政充分发展,此为我党宿志,树立两大政党即为达成之道。如今小党分立或者一大政党不足任,不能真正发挥国论,实现宪政之美”。并且在此会上以私结他党、妨碍新党组建为由,将犬养毅除名。但由于内部纷争,宪政本党的新党组建到3月初旬即告中止,非改革派逐渐掌握主导权。而政界整合、组建新党的主导权也开始转向了又新会。
又新会主要成员来自于日俄战前的对外硬派,以及战后指导反对运动的议员,包括最初的国民俱乐部(政界革新同志会)和众议院会派政交俱乐部(犹兴会)。1908年第10回总选举之后,桂内阁结成,其属于众议院会派。1910年解散,所属成员转为政友会、国民党及其他党派。
国民主义对外硬派的政治思想是:“对于以前政党中所没有吸收的庞大人群(都市),以国民或者民众的口号将之容纳进去,将其强大的力量作为自己政治活动的基础。”也就是说,他们使民众积极参加国家政治,扩大国家的基础,以期增强国家的实力。具体来讲,第一是期待立宪制的确立,第二是为了帝国主义发展,必须集合国民力量,第三是批判影响国民发挥理想的偏军财政政策等。因此,他们反对藩阀,反对与藩阀合作的当前政党,尤其是政友会,也就是要打破桂园体制,以政界刷新为口号引导国民,积极树立新党。它在反对藩阀官僚上与宪政本党的非改革派接近,而在反对政友会一党独大、组建新党上又与改革派接近,这种矛盾也造成了之后它们联合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