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培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114753
  • 作      者:
    陈东利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东利,山东汶上人,1983年12月生,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师。2013年6月毕业于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博士,曾于2012年赴美国里海大学访学。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道德教育比较、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培育》将公民慈善意识培育问题置于转型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力图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和方法,加速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完善。《中国公民慈善意识培育》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培育》:
  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是之谓国民。“①由此,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有学者认为:“公民这个名词,系指享有参政权的人民而言。因为某一国公民所享有的参政权,其范围或与另一国公民的参政权不同。所以公民这个名词,在一国有一国的涵义。”②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确立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公民缺少应有的地位。”③直到1982年宪法的颁布,“公民”概念的含义才得以明确。在这里,应该对“人民”与“公民”做一区分。人民的形象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是以劳动群众为基础的社会基本成员。”④而公民的形象具有一定的个体化,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现代的民族民主国家里,公民是国家成员,并以权利和义务关系将国家、社会和他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对于“公民”概念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公民”概念包含五个重要层面:“国家和社会共同体的成员身份、独立平等、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根据法律原则推定的权利与社会责任、公共生活实践。”⑤“公民”的内涵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公民概念反映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不仅仅是法律上的所属关系,而且还是政治上的依存关系,即国家是个人构成的共同体,所以公民有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而公民的这种权利就是一种主体地位的表征。第二,公民概念反映了对人的主体性的确认。“在现代社会,‘公民’是每个人的基本身份,个体的人是以‘公民’的身份被承认的,公民享有丰富的社会权利,并且彼此之间相互平等。”⑥第三,“公民”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文化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任何事物的产生,总有其历史必然和现实可能。市场经济为“公民”观念产生和确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在市场经济中个人才能获得利益主体的地位,摆脱人的依赖关系,成为自己的主人。公民内涵随着社会不断民主化而逐步发展,对公民身份的确证,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和民主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1.“公民”概念的演变及内涵
  从学科性质上来说,人们对公民的认识是从法学和政治哲学中得到的。在法学中,公民强调的是国籍性的问题;而在政治哲学中,公民强调的是公民身份的问题。一般来说,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中国,“公民”是宪法学中的基础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实际上,“公民”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得多,这只是“公民”概念存在的形式要件,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公民”内涵界定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就是人权获得不断进步的一种表征。
  在西方,“公民”概念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后历经中世纪、近代、现代几个时期的演变,“公民”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的“公民”是特权阶层共同体的身份标志,即城邦的主权者;古罗马时期,公民的政治身份与民事身份分离,但它依然是一种特权的表征;神学统治的封建中世纪,代表着某种意义上平等关系的“公民”被反映不平等关系的“臣民”取代,后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具有“经济人”性格的“市民”;文艺复兴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着权利、自由,独立、平等的“公民”产生。概念的整个演化历史表明,“公民”始终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的。
  在中国,“公民”一词原本就不存在,所以“公民”概念出现的时间相对比较晚。辛亥革命前后,“公民”一词作为外来语由西方传人,随后才开始得以传播,而且最初“公民”的概念是以“国民”的形式出现的。有学者认为:“国民一词可以视为是表达公民概念的‘本土化’用法。”②梁启超第一次为“国民”作了如下界定:“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我们为何需要慈善
(二)本书研究的着眼点
(三)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一)西方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公民慈善意识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公民”与“公民意识”
(一)“公民”的界定与划分
(二)“公民意识”的内涵
二、“慈善”与“慈善意识”
(一)慈善的中西方释义及源流
(二)慈善的文化内涵及其功能
(三)慈善理念与慈善意识分析
(四)公民慈善意识的本质特征
三、对公民慈善意识的诠释与引申
(一)人道与人本
(二)公平与正义
(三)权利与责任
(四)人格尊严与平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慈善理念
一、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伪善
(一)马克思主义对伪善的批判
(二)批判慈善的社会历史因素
二、社会主义慈善的唯物史观基础
(一)慈善合乎唯物史观的解读
(二)慈善关乎人的自由与尊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慈善理念
(一)慈善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二)慈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中国特色慈善理念的目标

第三章 中西慈善观的嬗变及现代启示
一、西方慈善思想探源及历史嬗变
(一)古希腊古罗马的慈善渊源
(二)基督教的慈善理念及嬗变
(三)近代西方慈善伦理的发展
(四)现代西方慈善理论的依据
二、中国传统慈善思想探源及价值
(一)儒家“仁爱”的慈善思想
(二)佛家“慈悲”的大爱情怀
(三)道家“积善”的善恶观念
(四)近代慈善理念的融合发展
(五)传统慈善理念的现代意义
三、中西方财富观与慈善伦理探析
(一)信仰上的外在与内在超越
(二)礼法上的自然法与礼制
(三)思维上的认识论与伦理学
四、中西方慈善伦理的比较与启示
(一)中西传统慈善理念的比较
(二)原则:借鉴吸收与批判继承
(三)关注:制度、尊严、以人为本

第四章 影响公民慈善意识的不良环境及成因
一、影响公民慈善意识的不良环境
(一)行政色彩浓的官办慈善
(二)公信力危机的慈善组织
(三)参与度不足的被动慈善
(四)财富观迷失的缺位慈善
二、公民慈善意识不良环境的成因
(一)政府角色定位的偏离
(二)健全法律制度的缺位
(三)良性经济运行的欠缺
(四)正确舆论导向的偏失
(五)现代财富伦理的匮乏

第五章 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的理论依据与内容
一、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二)西方的公民社会理论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二、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一)公共责任意识
(二)财富分享意识
(三)感恩回馈意识
(四)良心关怀意识
(五)理性奉献意识

第六章 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的环境建设与路径
一、政府慈善角色的新定位
(一)中关政府的慈善角色比较
(二)政府慈善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一)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意义
(二)挽救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三、企业公民慈善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文化
(二)提升慈善文化与责任意识
四、慈善法律与制度的完善
(一)慈善立法的重要意义
(二)强化监督与完善税收
五、传媒的慈善宣传与监督
(一)大众传媒的慈善社会责任
(二)大众传媒的慈善宣传作用

第七章 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的重点对象与手段
一、公民慈善意识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以真善美人格的塑造为目标
(二)以分类化和分阶段化为原则
二、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方法与手段
(一)青少年慈善意识培育的现状
(二)青少年慈善意识的显性教育
(三)青少年慈善意识的隐性培育
三、富有者慈善意识培育与财富伦理
(一)富有者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家慈善意识的义利之辨
(三)慈善意识与财富伦理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