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青少年网络聊天管理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710230
  • 作      者:
    楚国清,周敏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接近1亿的微博用户量告诉我们,微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公开表达空间。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纷至沓来的阶段,在公众有着无限表达欲望的时期,微博的出现有着深层的社会意义。“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编辑”,微博在零技术门槛下强化了公众的“自媒体”特征,也极大地丰富了公众接受资讯的类型。然而,这仅仅是世界的一面。世界的另一面是,基于微博等网络聊天平台上的各种事件层出不穷,有正面积极的事件,助推了社会的进步,也有负面事件,搅动了公众情绪,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网络要不要管?青少年网络聊天平台如何管理?是置之不理?还是积极发挥作用?正是在微博掀起的网络事件频发带给政府管理新课题的2010年。课题细找到了自己的研究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  网络聊天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即时通信
    1.积极意义
    (1)建构了青少年虚拟的社交圈
    第一,即时通信建构了青少年虚拟的社交圈,消解了孤独感。现实的孤独感增加了青少年交流的欲望,即时通信将学习、工作、兴趣、情感等各方面志趣相投的青少年汇聚在一起,在虚拟世界里交流沟通,丰富了青少年的社交行为。
    第二,即时通信是疏解青少年压力与情绪的渠道,稳定了社会情绪。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说,即时通信等社交工具是社会的“减压阀”,使民众的社会情绪得以缓解。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社会整体舆论环境下,青少年往往把个体命运与社会矛盾相联系,质疑社会不公。虚拟社交使青少年的情绪有了一定的宣泄渠道,从而缓解了青少年的社会情绪。
    (2)建构了青少年学习、工作交流的空间
    大部分学生及职场青年都将老师、同学、上司、同事、合作伙伴等现实社交圈纳入即时通信。本课题调查显示,以中学生为样本的青少年的网络聊天好友中,朋友和同学占到90%左右,其中女生受访者表示朋友和同学占93.7%,男生受访者表示朋友和同学占85.7%。在即时通信中,“群”的建立让志趣相同或者面临同样学习和工作任务的青少年汇聚在一起,任务即时获取,问题、困惑即时得到解答,收获即时分享,使青少年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和工作效率。在本课题调查中,62.9%的中学生受访者认为网络聊天“增进了友情,共同提高”。
    (3)丰富了青少年文化
    一批批网络用语已经融人青少年的日常语言中,诸如缩略词、借词(借日文或港台词汇,如御姐)、颜文字(用文字或各种线条、符号等组成的图画,如:一)表示笑容等)、拟声词、生造词(如闪人等)、换喻词(如玉米等),丰富了青少年的语汇,反映了青少年简单、幽默、叛逆的个性。每年,民间和官方都会盘点上一年度的网络热词,而这些热词不仅为青少年短时期口口相传,更开启了一种网络文化。如阿里旺旺中的“亲”,虽是称呼用语,却因为特有的亲切随意而被青少年广泛应用。
    (4)培育了青少年价值观
    通过正确的引导、合理的议程设置,即时通信可以培育青少年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比如腾讯QQ经常在登录界面上配合传统节日、纪念日设置祝福语和宣传画。同时,腾讯QQ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2008年,腾讯QQ开展了“心系汶川地震,为灾区人民祈福——QQ网友祈福活动”、“可口可乐”火炬在线传递活动、“我的十年”腾讯十周年活动等。
    2.负面影响
    (1)对青少年现实社交关系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第一,即时通信使更多的青少年选择规避现实社交,转入虚拟交流。现实生活的压力、与父辈的代沟,使一部分青少年选择逃离现实,进入网络。青少年的聊天对象大都是同学和朋友,年龄相当,具有共同的话题。线上的热闹与现实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逃离一在线”只能使青少年对现实“更逃离”。
    第二,即时通信给予青少年更多的社交幻想与依赖。青少年面临着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缺乏安全感。因此,青少年需要宣泄和归属。即时通信便是宣泄和寻找归属感的渠道之一。有人认真倾听,有人给予建议……网友成为青少年人际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网友的平等、亲密的交流使青少年逐渐产生了依赖感。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网络聊天类型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聊天的类型
一、即时通信
二、网络论坛
三、微博
第二节  网络聊天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即时通信
二、网络论坛
三、微博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聊天管理案例分析
第一节  杭州飙车案
一、事件回顾
二、传播内容与传播者
三、传播路径与过程
四、网络管理
第二节  郭美美网络炫富事件
一、事件回顾
二、传播内容与传播者
三、传播路径与过程
四、网络管理
第三节  2012年涉日游行事件
一、事件回顾
二、传播路径与过程
三、网络管理
第三章  国外青少年网络聊天管理
第一节  美国、英国与德国
一、美国
二、英国
三、德国
第二节  日本、韩国与新加坡
一、日本
二、韩国
三、新加坡
第三节  Facebook与Twtter
一、Facebook
二、Twitter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聊天管理构想
第一节  管理体制
一、管理原则
二、管理体制
第二节  技术规制
一、Web文本内容过滤法
二、脚本过滤法
三、色情图片过滤法
四、色情网页特征提取法
第三节  舆论引导机制
一、建立舆情分析、研判、预警机制
二、挖掘关注意见领袖
三、合理设置聊天议程
第四节  文化土壤培育
一、伦理文化
二、青少年文化
三、社会文化
附录北京市中学生网络聊天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