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物流问题
近年来,随着民营资本进入物流领域以及电商自建物流,我国物流体系有了较大发展。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快递公司发展迅猛,目前已承担70%以上的网络零售物流;电商纷纷自建物流,京东物流配送80%以上由自身物流系统完成。但总体而言,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较低。2013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电子商务企业诚信度调查报告显示,“物流投递时间和准确率”投诉量排名第二。节假日期间,一些快递公司拒不收件或者随意提高服务价格。
一物流行业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如物流生态环境较差,物流企业生存压力大。路桥费高企,超载超限罚款,仓库租金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影响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间存在低价恶性竞争,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自建物流,使得原本利润较薄的物流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一物流发展存在一些政策限制。如快递牌照具有数量控制,经营快递业务需有符合《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给电商企业申请快递资质带来一定困难。城市交通管理中,通过发放车辆通行证的方式控制货车进城,大货车需要分成小车进城;由于没有城市建筑停车位,也没有专用物流停车位,物流配送停车卸货比较困难。
(七)信息基础设施、支付以及人才等配套支持问题
信息基础设施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主要包括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数量、移动通信发展等方面。以宽带网络普及和接入能力为例,我国宽带用户数居全球首位,但除东部沿海地区外,平均而言宽带普及率尤其是无线宽带普及率还比较低。国际电联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有线宽带普及率为11.6%,无线宽带普及率为9.5%,而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国际电联信息化指数排名前30的国家和地区),有线宽带和无线宽带分别达到了33%和75%。
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资金流的重要保障。国内电子支付虽然方式众多,但规范不统一,用户体验不佳。如一家电商平台电子收银台堆列多家银行、多种支付工具的logo,消费者眼花缭乱。国际通行的银行卡组织统一logo模式并没有建立,支付过程需要多次跳转,成功率较低。一些电商平台自己设立的礼品卡、预付卡账户的资金安全也欠保障。在跨境电商的支付方面,境外支付机构占据主导地位。
电子商务运营人才整体缺乏并存在结构性问题。现有电商从业人员多集中于电商核心领域如C2C和B2C领域,而在跨境电商.、中小企业电商人才极度缺乏。我国现有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吸引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地方政府在提升给予电商人才软硬件支持方面有待加强。
(八)电子商务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地区、行业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欠发达,农业、农产品的电商销售和推广应用不够,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难点主要表现为管理模式转型难度大、信息化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等方面。
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还不完全成熟,电商行业多年来处于整体亏损状态。部分电商企业片面追求流量和规模增长,一些大型电商企业借助风险资本频繁掀起价格战,不仅导致自身亏损,还涉及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而一些中小电商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链薄弱,极易在价格战中倒闭,形成了电商市场主体高度集中的现象。
移动电子商务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问题。商业模式不成熟,在业务模式选择、营销推广、客户体验等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安全程度比一般电商要薄弱,移动设备存在遗失或被窃的隐患,交易个人信息安全性较差。作为移动商务重要内容的移动支付发展也处于探索阶段。
由于法律和行业自律欠缺,电商行业还衍生出特有的黑色产业链。例如利用专门设备为电商经营者刷销量、炒信誉、抢优惠券,进行信用炒作,误导消费者。职业差评师通过虚假购买或少量购买威胁给予差评,敲诈勒索卖家,对其经济或商品信誉造成损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