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正文
(一)日本电力民营化改革的历程
日本电力的发展之路可以概括为民营化道路。民营化的真正含义在于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对公共事业的控制和补贴,使其面向市场,同时改变公共企业垄断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局面,允许市场中的众多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给公共企业创造一种竞争环境,迫使其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断提高自身效益。
1.改革背景
世界范围内的电力产业改革始于1982年,而1989年英国的电力产业改革对世界电力产业的影响极其深远,随之电力产业改革的浪潮开始波及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的国家地区,形成了近百个国家进行的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潮流。
日本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和改革后,1955年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53—1973年的20年中日本经济的实际年乎均增长率达到10%。同时,日本在高速增长阶段完成了产业结构向高层次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两次爆发石油危机,对严重依赖进口能源的日本经济形成重大打击,促使日本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但日本经济仍在稳步增长中。以1985年广场协议为标志,本经济进入泡沫期。广场协议后,由于汇率上升导致出口降低带来升值萧条,日本被迫降低国内利率刺激经济,国内货币供给大增;在美国的施压下,日本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实行利率市场化,银行间的竞争促使银行业将资金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上,全社会流动性大幅度增加。由此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进入周期性经济萧条,投资与消费均受到抑制,日本经济进入了长期萧条的阶段。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制造业逐步外迁,服务业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产生重大影响,日本投入大量精力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能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宏观经济的变化对电力体制改革产生了关键的推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由于日本的电价水平普遍高于欧美一些国家,另外一些传统的垄断行业相继打破垄断,通过引入竞争降低了其服务价格。因此,日本开始讨论如何在电力工业引入竞争柳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