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9087269
  • 作      者:
    于运全主编
  • 出 版 社 :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从重大外宣主题、涉华重大议题、中外关系、全球热点议题等4个角度对2006年至今的国际涉华舆论态势进行了全面分析。相关研究不仅阐释了国际涉华舆论的现状,更透过现象去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呈现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为新形势下我国的涉外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入世十年来国际舆论报道总体情况和特点
  中国的入世改变了全球贸易格局,因此从入世之初便受到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十年来,伴随着中国逐步履行入世承诺和中外经贸热点议题,国际舆论也不断出现起伏变化。总体来看,境外舆论十年来在关注度、热点议题、报道倾向等方面呈现出以下变化和特点:
  1、关注度和关注热点呈现阶段性起伏变化
  利用Factiva数据库统计发现,境外媒体在2001年中国入世之初关注度最高,报道数量最多,随后逐步趋于常态;2006年前后,在中国入世5周年之际,境外媒体相关报道再次趋热,报道数量增多,而后再度趋于平稳。除了这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外,在每个入世周年纪念日,以及中外经贸出现较为激烈的贸易纠纷和摩擦时,报道中关于中国入世的评论也相对较多。
  从报道内容看,中国履行入世承诺情况、入世对中国自身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外贸易摩擦等,是中国入世十年来外媒关注的主要议题。其中,中国履行入世承诺情况是持续报道的热点议题,基本在每个入世周年纪念日及中外发生经贸摩擦时都会被外媒提及,在中国投资环境、稀土等原材料出口政策议题上,甚至一度引发境外舆论负面炒作;而中外贸易摩擦议题,伴随着中国入世十年来的不断发生.始终受到外媒密切关注,尤其近年来更是成为最受外媒关注的报道内容,包括纺织品、钢铁、汽车、轮胎、服务贸易、高科技等多个领域中国同贸易伙伴间的贸易争端,都成为境外媒体的阶段性报道热点。
  2、对不同报道议题的态度倾向性明显
  对于不同议题,境外媒体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态度和倾向。在涉及到入世对中国自身和世界的影响方面,境外媒体报道和评论总体较为正面,对中国入世后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以及中国为世界经济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在报道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和遵守世贸组织规则方面,外媒评价中国做得“大体来说不错”,但舆论态度前后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前期的报道以肯定为主,承认中国基本上在按照程序履行对WTO的各项承诺,但2009年后指责中国违反承诺和世贸规则的报道明显增多。在报道中外发生的贸易摩擦方面,外媒主要以消息性报道为多,但多引述西方指责中国进行倾销和违反规则的言论,给人较为强烈的负面印象。在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议题方面,十年来外媒一直是以批评性报道居多,认为中国盗版现象猖獗。
  3、不同地区媒体关注点和倾向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文化差异及中国入世对各地区的影响不同,各国媒体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地区特点。英美媒体更为关注中美、中欧经贸争端情况。据统计,六家英美主流媒体有关与中国贸易争端的报道占其中国入世报道总量的41%。西方媒体凭借其舆论主导地位,为使经贸争端的解决符合本国利益,营造舆论频频向中国施压。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媒体总体比较客观,基本能冷静、理智地评价中国入世对于东南亚的影响,在面对与中国企业的同质化竞争时,正面鼓励该国企业“把握良机”,“把中国当成市场而非对手”。而中国重要邻国印度则流露出担忧、惧怕的情绪,不少文章都渲染中国产品对印度产业的冲击。由于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逐渐加剧和西方媒体的挑唆,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冲击本国产业的担忧声音明显增加,媒体不断有与中国发生经贸摩擦的报道,认为中国的出口冲击了本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
展开
目录
重大外宣主题篇
北京奥运会舆情评估报告(2006—2007年)
关于“北京奥运会政治化”的国际舆论分析
北京奥运会的国际舆论综述
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以来的境外舆论分析
上海世博会境外舆情综述
境外媒体七个角度看广州亚运会
境外媒体有关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综述
关于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境外舆论分析
关于中国入世十周年的境外舆论分析

涉华重大议题篇
有关中国能源问题的国际舆论分析
有关中国产品安全问题的国际舆论分析
“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分析
境外媒体“谷歌事件”报道分析
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面临的国际舆论形势分析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分析
西方的中国“国家资本主义论”分析
西方的焦虑与躁动——“中国不确定论”剖析
十八大以来,国际舆论中的中国外交新气象
中国改革走向——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境外舆论的关切与评价

中外关系篇
安倍上台后的中日关系与舆论环境分析(2007年)
印度“中国威胁论”再起波澜(2009年)
中印建交60周年的舆论聚焦(2010年)
渲染“中印摩擦”与借力中国发展(2011年)
“中印友好合作”呈上升趋势(2012年)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国际舆论分析(2006年)
非洲涉华舆论态势与内容分析(2007—2009年)
国际舆论中的中非关系(2009—2011年)
中国在非洲面临的舆论环境与传播机遇(2011—2013年)

全球热点议题篇
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努力及舆论分析
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问题上面临的国际环境与舆论压力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国际涉华舆论分析
后哥本哈根时期国际气候问题的传播形势与对策
从坎昆大会分析气候变化问题国际涉华舆论新形势
从德班大会看国际气候问题上中国面临的舆论环境变化
当前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面临的国际舆论形势
“黄岩岛事件”折射出的南海问题舆论环境分析
有关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国际舆论分析
争夺网络空间话语权——新一波“中国网络威胁论”分析
从“棱镜门”看美国的网络安全话语权维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