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家与社会:“强国”与“新民”的重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1266
  • 作      者:
    高勇,吴莹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高勇,197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2008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代表性论文有《社会樊篱的流动:对结构变迁背景下代际流动的考察》、《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等。
  
  吴莹,198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2009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与基层冶理、社区发展、城市化问题与住房政策。代表性论文有《基层社会中“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国家》、《保障性住房的住户满意度和影响因素分析》、“The Constructive Significante of Homeowners’Rightful Protest in China”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发展经验丛书·国家与社会:“强国”与“新民”的重奏》主张将国家与社会的议题置于中国的近代史发展视野当中,研究国家力量增强和社会活力激发这两个进程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内在张力,而不是仅仅将国家与社会视为业已形成的两个实体。建设现代国家与激发民众活力的过程,包括了在实践中密不可分、彼此支撑的三个方面:塑造民众的身份认同,以这种身份认同来联结国家与民众;调整社会的组织体系,以此促进国家动员能力,建立社会激励体系;确立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主导策略和手段,以此解决社会治理问题。
  《社会发展经验丛书·国家与社会:“强国”与“新民”的重奏》从以上三个方面认真梳理了中国在建设现代国家与激发民众活力的曲折进程中展现出来的逻辑脉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节历史情境与本土观念:作为过程的“强国”与“新民”
  我们主张将国家与社会的议题置于中国百年来的近代史发展视野当中:这百年来的历史发展正是国家建设的历史,也恰恰是社会力量自觉、公民社会初步萌发的历史。简而言之,我们一直面临的是自晚清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来,就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同时激发社会活力(新民)和进行国家政权建设(强国)?事实上,中国学者在开始引入“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时,即将其置于近代现代化转型的现实视域中,用以理解中国历史进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①
  在这一历史情境中,国家与社会都不只是名词,更是动词——强国与新民。两个进程的统一和张力,而不是两个实体间的统一和张力,更能够准确刻画历史的真实进程。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在既定框架下如何应对作为其对立体的市民社会;而是如何进行相当幅度的政治结构规划和社会结构调整,来为现代化发展立定框架。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得以诞生和形塑。在这样一个框架之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就不只是受到两者互动过程的影响,而是两者本身以及两者关系都是受到更大的变迁因素影响之下形成的。这种视角不再局限于描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类型和特点,而是关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动力问题。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必须要将视野置于中国百年来的近代史发展进程中。
  这样一种分析框架,最早由邹谠先生提出。在1986年他即指出:“在探究中国积弱的原因,寻找消除危机,促进国家富强的道路的努力中,中国知识分子和政治领导从本世纪初开始逐步意识到发展与调动个人和社会团体活力、能力与创造力的紧迫性。……此后,激发并发展人民的活力、能力和创造力,一直是中国在重建国家与社会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之一。”而在这样的一种进程中,“尽管人们尚未完全意识到,但是,对一个充满活力的政治共同体的需求可能会而且事实上已经与另一需求发生冲突。这就是重建一个强有力的、集权的政治权力,以便能够重新统一中国,保持政治稳定,同时也能够增加其渗透与控制社会经济的能力。事实上,第二种需求总是被置于优先地位,在五四运动后更是如此。而第一种需求则被视为实现更优先目标的手段”①。
  这种强调激发民众活力和创造力的取向,固然与当时从西方引入的大量思想资源紧密相关,但同时和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民”的理解也有关联。“‘民’的概念具有一种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由于‘官’被古人视同于‘公’,通常与‘官’相对的‘民’的概念便当然地具有‘私’的意蕴。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历史情境下的“国家一社会”问题
第一节 既有框架:作为实体的“民族国家”与“市民社会”
第二节 历史情境与本土观念:作为过程的“强国”与“新民”
一 维新派的思想探索:“新民”
二 民国时期的实践探索:“社会革命”
三 共产党的独特创造:“群众路线”
第三节 分析视角:认同、组织与运作
一 社会认同
二 组织空间
三 运作手段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1949-1978:社会统合与群众动员
第一节 阶级:成分划分和思想改造
一 “阶级成分”与身份界定
二 “阶级觉悟”与人的改造
三 阶级划分的消解
第二节 组织:建立单位与集中资源
一 单位体制的建立
二 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建立
三 资源的集中与利益的统一
第三节 运动:推动工作和化解矛盾
一 “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二 “依靠群众的自觉和自愿”
三 “接受群众批判”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1979-1992:放权让利与利益萌发
第一节 利益:提升与分化
一 利益的积极性
二 关系的利益化
三 私域的逐步开放
第二节 企业与组织:搞活与自主
一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二 城市:单位制的恢复和嬗变
三 社团组织的兴起
第三节 职能转变:规范和界定
一 加强法制
二 规范与公开
三 变通与架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1993-2002:调整转型与多元分化
第一节 流动的社会要素
一 下岗:从单位到社会
二 进城:从农村到城市
三 下海: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第二节 组织结构调整
一 社区建设
二 社团管理
三 村民自治
第三节 治理方式探索
一 适应性策略
二 引导自治
三 全球化规则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2003年至今:民生战略与参与诉求
第一节 流动与分化
一 城乡流动加速
二 阶层分化加剧
三 权利意识增强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与社会参与
一 社会组织
二 虚拟社区
三 社会协同
第三节 民生战略与项目运作
一 科学发展
二 项目制运作
三 技术性治理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国家能力增强与社会活力激发
第一节 历程与成就
一 社会认同
二 组织空间
三 运作手段
第二节 困难与挑战
一 公民性建构的困境
二 社会管理行政化约束+
三 社会组织的多元挑战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
一 激活传统资源
二 吸纳社会组织
三 治理过程走向开放与包容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