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利益秩序重构的政治逻辑: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利益分化和国家政治建设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3124
  • 作      者:
    张亚泽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本《利益秩序重构的政治逻辑: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利益分化和国家政治建设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探究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利益分化中,国家采取了哪些政治策略、制度安排或者机制创新应对社会力量的成长和日益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并力图从国家政治建设的角度发现利益秩序构建中的中国逻辑。
展开
内容介绍
  《利益秩序重构的政治逻辑: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利益分化和国家政治建设研究》旨在探究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分化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何种制度安排或政治策略应对日益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并力图通过经验研究发现社会利益秩序重构的政治逻辑。作者张亚泽通过考察执政党、国家及其外围组织在社会利益分化进程中采取的应对策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已成为影响政策议程的“输入”变量。但中国与西方多元主义、社会法团主义等模式下形成的社会利益秩序不同,国家组织在利益政治过程中的主导者角色十分明显,它正在通过自身可以掌控的力量提升对各类利益诉求的回应能力。中国的实践是否意味着会生成一种独特的利益秩序模式,应视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1978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变迁
  “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恩格斯这句话告诉我们利益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问题,任何社会变革归根结底都会涉及人们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1978年开始的改革在社会利益关系调整过程中推动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经济体制的变革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利益关系的分化组合,各社会阶层、部门以及群体的成员越来越具有不同于社会整体和社会中他者的特殊利益。随着不同社会力量利益边界的明晰化和利益互动关系的复杂化,社会利益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动。
  一1949_]978:计划体制下的社会利益秩序
  1956年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一种全新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组织方式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框架以及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策选择划定了国家与社会以及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因为社会利益矛盾而引发的意见分歧、争论乃至政治行动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存在,但一系列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以及观念构建促使社会利益秩序呈现出同质性强,分化不明显的特征。
  (一)计划经济和利益的再分配体制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时,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因此稳定经济、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成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后的首要任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主要是通过税收、物价和控制贷款等间接机制,还不是依靠国家掌控资源的方式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干预。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建立统一的财政制度,政府对生产、购销和财政的控制范围扩大了,直接控制的方式日益取代了对市场杠杆的依赖。①1950年12月,政务院公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在全国实行对外贸易的统制。在国内市场上,新政权打击投机活动和稳定物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并在1953年后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了统购统销,这些措施使私人的经济活动日益从属于国家的行政管理。②
  在加强经济直接控制的同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从私营向国营和集体所有制的转变,也在1952年下半年纳入了毛泽东等领导人考虑之中。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并于当年12月形成了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由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新阶段。1953年到1956年间,农村社会开始了有步骤的集体化运动。经过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三个阶段,农业生产资料的集体化得以完成。据统计,到1956年底和1957年初,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的农户数达到11783万户,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⑧在城市中,从1953年开始的所有制改造加速了工商业、手工业的公有化进程。到1956年底,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国1406.3万工业(包括手工业)职工中,在国营单位和合作社的职工有503.6万人,占35.8%;在手工业合作组织中的从业人员有603.8万人,占42.9%;在公私合营企业中的职工有234万人,占17.3%;而属于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从业人员,仅有55.9万人,占4%。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核心问题
三 几种利益秩序模式的比较
四 关于中国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1978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变迁
一 1949-1978:计划体制下的社会利益秩序
二 市场化改革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
三 国家与市场双重逻辑作用下的社会利益结构分化
四 小结

第二章 利益集团的兴起和社会利益秩序的重建
一 利益集团:基础概念的阐述及其引入
二 中国利益集团的成长、类型及发展特征
三 行动起来的利益:利益表达行为的分析
四 分化时代的利益秩序重建:国家政治建设的基本命题
五 小结

第三章 利益主体多元化和执政党社会联结机制的变革
一 政党的社会联结机制:理论概说与西方经验
二 执政党社会联结机制的历史构建及其现实挑战
三 群众路线:执政党社会联结机制的继承和发展
四 利益主体多元化与执政党社会基础的调整
五 小结

第四章 利益分化背景下的人大制度建设和民意代表机制完善
一 政治过程中的民意代表机构与利益集团
二 社会分化和人大代表社会构成的调整
三 "开门立法":人大主导下的立法意见吸纳
四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社会意见沟通机制的构建
五 小结

第五章 利益秩序重构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新型利益调节机制构建
一 行政机构与利益集团关系的理论概述
二 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从理念引入到实践的推进
三 信访:专设意见接纳机制的不断强化
四 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矛盾化解体系构建
五 小结

第六章 社会团体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利益的组织化协调
一 合作主义与社会利益关系的组织化协调
二 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初期构建
三 改革开放以来社团的成长与合作主义管理框架的确立
四 从社会管控到群体利益的组织化协调:合作主义结构的功能转向
五 小结
结论
一 社会利益秩序构建中的理论争辩
二 中国社会利益秩序构建的历史轨迹
三 国家政治建设与社会利益秩序的重建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