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7049
  • 作      者:
    何振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以论述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要求为重点,着眼于“科学发展观”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把政治学、信息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灾害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具体实践和实际需要相结合,参照国外地方政府应急能力建设与应急管理体制安排方面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是市、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涉及的应急管理、信息公开、救助体系、行政问责、绩效评估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实践对策。
展开
精彩书摘
  四、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引发自然灾害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球和各个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气象灾害是气候、地理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如太阳活动、季风、地形、地势、土壤等条件影响;
  洪涝灾害是陆地水的一切活动导致洪水灾变和涝渍灾变;
  海洋灾害一般指海洋中发生不寻常的活动或变化引起风暴潮、风暴海浪、海啸等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是岩土体异常运动和变化导致地震及崩塌、滑坡泥石流;
  农林牧生物灾害是有害生物的爆发或流行导致农作物和森林病虫鼠害。
  此外,自然界一种灾害的产生可能会诱发或连锁引起其他自然灾害,如地震会引发水灾、火灾和泥石流等,火山喷发会引起地震、森林和草原火灾、城市毁灭等,干旱则会引起病虫害、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等灾害。
  (二)人为原因
  首先是人的素质,包括文化水平、伦理道德水平等方面,文化水平决定着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及对科学技术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伦理道德关系到科学技术的理性应用并影响到生活方式、对自然的态度。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却持续增长,生活水平要求也在提高,这种不对称需求必然导致对自然的进一步掠夺,进而导致环境的退化,灾害随之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如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滥捕等,严重地破坏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平衡严重失调,全球可耕地、森林、草原面积日益减少,物种锐减,土壤退化,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后果。
  其次是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对自然也会造成影响,形成自然灾害。例如城市工业废水、农田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人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外,工业三废污染造成“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增温,可能是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全球变暖又会加剧洪涝、干旱、荒漠化和热浪等灾害,并使一些生物物种灭绝,破坏生态平衡。由于全球变暖,还将导致海冰融化,从而引起海面上升,这将给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带来巨大影响和严重后果。
  第三是政治因素。群体的行为深受政治影响,错误的政策导向易引起群体错误,造成全国性或区域性灾害,这在中国的“大跃进”时期表现明显。
  总之,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加剧将诱发自然灾害,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又促使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频发和自然灾害强度加剧。①
  (三)综合原因
  指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造成的致灾原因。这种自然灾害是当代频发的自然灾害的常态,以单纯的自然因素和单纯的人为形式出现的自然灾害不多。
  我国地域辽阔,造成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在分布规律上存在很大的空问差异。同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生产布局等也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这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必然会造成自然灾害类型以及自然灾害灾情的空间差异,如地貌的沉降区,在上升区山地,洪涝灾害严重;在升降交界的地带,地震及地质灾害严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分类分级及其影响
一、自然灾害的分类
二、自然灾害的分级
三、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
四、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发生规律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
三、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
第三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构成与价值取向
一、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构成
二、应对自然灾害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地方政府的内涵及其在重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角色
一、地方政府的内涵
二、本书研究的地方政府主要指市、县级政府
第二节  以优化业务流程为目标的地方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灾前的应急预警机制
二、灾中的应急响应机制
三、灾后的应急善后机制
第三节  湖南省永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案例分析
一、永州市地质灾害概况
二、永州市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问题分析
三、永州市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四节  地方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实践探讨
一、进一步加强灾害预防和预案建设,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计划性
二、不断完善灾害预测预警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科学性
三、科学把握灾发关键点控制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准确性
四、积极开展灾中救援救济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服务性
五、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长效性
第五章  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机制
第一节  公众知情权与政府应急信息公开
一、公众知情权的内涵与基本属性
二、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应急信息公开的内涵
三、满足公众知情权与加强政府应急信息公开的意义
三、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实现路径
第七章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
第一节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的应对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提出及意义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与目标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行政问责
三、加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意义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容
一、行政问责的主体
二、行政问责的客体
三、行政问责的范围
四、行政问责的程序
五、行政问责的责任体系
六、行政问责的后果
第三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问责主体单一,多为上问下责
二、问责范围较窄,偏重灾后问责
三、问责权责不一,责罚尺度失当
四、问责法律较少,多为政策规定
第四节  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异体问责,拓宽问责途径
二、明晰问责对象,扩大问责范围
三、完善问责法律,坚持依法问责
四、健全配套制度,创新问责方式
第八章  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
第一节  应急能力及其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
关联性
一、应急能力的内涵及本质属性
二、应急能力的主要构成
三、应急能力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关联性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二、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三、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绩效综合评估方法(以湖南省道县为例)
第三节  加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实践对策
一、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构
二、设置合理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
三、运用科学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方法
四、强化应急管理绩效评估运作机制
结论
附件一:关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的问卷调查
附件二:洞庭湖区、湘江流域重大水灾应对对策调研报告
附件三:南方冰灾应对对策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