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论?理论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这包含三层含义:其一,理论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体系性,表现为概念系统,因而区别于人们自发形成的经验常识;其二,理论的根本作用是“规范”,因而能够指导和引导人的实践活动;其三,“规范”的对象是人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就是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规范就是思想和行为的坐标和指南。
人的一生,说到底就是两件事:一是“想”,二是“做”。人们想什么和怎么想,做什么和怎么做,是同理论密不可分的。理论的作用,就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就是规范人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这就是理论的支撑作用。
理论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作用,是由理论的特性决定的。理论具有四个基本特性:一是“向上的兼容性”;二是“时代的容涵性”;三是“逻辑的展开性”;四是“思想的开放性”。所谓“向上的兼容性”,就在于理论是人类文明史的总结、积淀和升华,它以概念系统的方式积淀和升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列宁说,概念、范畴并不是认识的“工具”,而是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只有掌握理论,才能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
所谓“时代的容涵性”,就在于理论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的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都深层地蕴涵着重大的理论问题。离开理论,就不能全面地把握现实,就不能深刻地理解现实,就不能正确地引导现实。只有掌握理论,才能全面、深刻、正确地把握现实,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
所谓“逻辑的展开性”,就是合乎逻辑地、系统地讲道理。理论之所以能够说服人,取决于它的“有理”、“讲理”的逻辑力量,所以任何一种理论作为概念系统,都不是简单地概念罗列,而是概念的合乎逻辑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系统地掌握理论,才能支撑自己的思想观念,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所谓“思想的开放性”,就在于理论本身是随着现实发展的,它不是僵死的,不是凝固的,不是抽象的、枯燥的。我们为什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是理论的本性所要求的。只有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坚定“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信念。
理论的基本特性,决定了理论的基本功能。理论的基本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理论具有解释的功能;理论具有规范的功能;理论具有引导的功能;理论具有反思的功能。
理论的第一个基本功能是解释的功能。理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性的、普遍性的、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因而我们能够用理论去解释千差万别的现象。这就是对于理论的一般性理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