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吴小如演讲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2802658
  • 作      者:
    吴小如著
  • 出 版 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吴小如演讲录》由吴小如先生多年在各大学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正文收六篇文章,分别谈诗词、小学、戏曲。附录收社会各界人士纪念文章若干,亦从各个侧面勾勒出先生治学的严谨形象,表达缅怀之敬意。文中穿插先生书法作品、往来书信、著作书影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别说是中学的老师,就是大学的老师教古典文学的人也未必会作旧体诗会写文言文。王国维词填得很好,他不一定是个创作拔尖儿的大家词人,但他能够写词,所以他的《人间词话》可以不朽,如果王国维不会填词,他的《人间词话》到不了那个水平。这个道理我是怎么悟出来的呢?我刚才说过,我的一个业余爱好是看戏,经常看,越看越入迷,我也逐渐能分辨出来哪个戏好哪个戏差,哪个演员好哪个演员差。好,好在什么地方,差,差在什么地方。光看戏是不行的,所以我在二十岁前后还抽出一定的时间跟入学戏,当初学唱老生戏。
  我还有个观点,我写的书都是零段的,没有一个系统的书。我的第一本算是学术著作的书就是《读书丛札》,收录的是零碎的笔记。邓广铭先生曾经劝过我,怎么不正正经经写一本书,干吗总是写这些砖头瓦块,零零碎碎的东西。我有一个理论,要写一本完整的书,假定你要写一本《中国文学史》,你的学问肯定不能贯穿整个中国文学史,有些方面你有创见、有发明,有些方面不一定是你的强项,而是你的弱项,这些内容你必须得抄别人的,你得拼凑完成你这本书。与其那样去写一本平庸的书,不如把我自己认为有心得、有体会的东西抽出来,就写这一个见解,就写这一个内容。所以我写出来的东西都是零篇零段的,没有一个完整的。可是我脑子里面有完整的“中国文学史”的概念,即使讲一篇作品,比如诗吧,我也有整个诗歌史的概念,讲散文我有整个古代散文的概念。形成这个观点跟我爱看戏也有关系。后来我学老生戏,刚开始学的时候,除了学主角以外,我也学了一些配角的戏,业余时间我跟朋友一块去玩去唱,总是别人唱主角我唱配角。前几年,北京东城有个香港办的国际票房,有个亲戚领我去观光过一次,到那一看,别人不是唱《空城计》就是唱《洪羊洞》,若干个专家在那儿唱,都是大块儿的戏,每一出戏里都有一两个配角的老生,要是我不去呢,那些个主角唱完了就完了,我去了,就跟伴奏的说,你连那配角伴奏的锣鼓打上,人家唱主角,我唱配角。我唱这配角不止一个,唱完这个再唱那个,那天一下午别人唱了四五出都是正工戏,我配了六七个配角。最后一位老先生说,你会的戏真多。我说我会的都是零碎,都是给人家打杂的。我有一个理论:与其你唱主角唱得挺吃力,让人家看你的水平跟别人差远了,不如你把唱主角用的工夫和琢磨的深度拿来唱配角,把这个配角唱出色。我宁可当够格的配角,也不愿意唱那个差一点的主角。因此,我写文章也如此,我宁可写一篇短文章、一篇小文章,写一个能够达意,能够把我的意思表达出来的东西,我也不拉开了架子写论文。
  话说回来,我因为要讲诗词,所以学作诗词。会作的人和不会作的人讲同一个作品,肯定不一样,这就是第三个问题了。对于诗词我的一些讲法跟别人不一样,比如,我对李清照的词有好多讲法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有一首《如梦令》,写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喝醉了酒不知道回去的路了。“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因为喝醉了酒,把船划到藕花深处,钻进去出不来了。下面是“争渡、争渡”,现在大家都讲成了“争着渡、争着渡”,或者讲成“奋力争渡”。我认为在唐宋时候,那个“争”跟“怎么”的“怎”是一个字,不应该是“争渡、争渡”,而应该是“怎渡、怎渡”。船钻到荷花丛里出不来了,怎么才能出来,怎么才能出来。船驶进来之前,鸟都在那睡觉呢,船在这儿转磨磨,一搅和,鸟都飞起来了,“惊起一滩鸥鹭”。所以那个“争”应该是“怎”,而不是现在的“争”。就一条船,跟谁争呀?唐五代的李珣有首小令《渔歌子》:“避世垂纶不计年,官高争得似君闲。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这里的“争得”也作“怎么能”讲。
  另外有一个例子,《声声慢》——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词,下半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有的注解说“满地黄花堆积”,就是菊花全都谢了,一地的菊花瓣。我认为不对,“满地黄花堆积”是说菊花盛开。菊花长在地上,一片黄花。下面“憔悴损”是指李清照自己,地上有这么多盛开的花,但是作者觉得自己这么憔悴,精神不好,没有兴致把菊花摘下来放在屋里摆放观赏了。如果花儿是谢的,那她还摘它干吗?“如今有谁堪摘?”正说明花是开着的,没谢。但是她不想去摘了,因为她憔悴,“憔悴损”不是指花憔悴而是指人憔悴,作者憔悴了,所以不想再摘那些盛开的花了。我的这个讲法跟现在一般人讲的也不一样。
  ……
展开
目录
学诗琐忆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治文学者宜略通小学
古籍整理中的点、校、注、译问题
京剧的前途与命运
从元明爱情题材戏曲看《长生殿》
在清初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附录
敬悼吾师吴小如先生
哭吾师小如先生
平生无愧真君子
吴小如:可敬的“学术警察”
忆恩师
昔日有个三大贤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出人意料的吴小如先生
学者吴小如
孟子的当代意义——读《吴小如讲(孟子)》
冬日拜谒小如师
沉香谭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