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侨易.第一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65784
  • 作      者:
    叶隽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叶隽,男,1973年7月生,安徽桐城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北欧研究室副主任。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曾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柏林自由大学等学术机构做研究。曾任职于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国家留学基金委。兼任中国歌德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学术兴趣现集中于德国古典文学、知识史与侨易学等。专著有《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异文化博弈》《另一种西学》《主体的迁变》《德国学理论初探》《歌德学术史研究》《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等;译著有《教育与未来》《法意哲学家圆桌》等;论文集有《文学·比较·侨易》;学术随笔集有《大学的精神尺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侨易学”的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前者强调空间维度的整合,后者关注时间维度的演进,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形成与创生,也包括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
展开
精彩书摘
  《侨易(第一辑)》:
  从学术体制与社会制度的层面而言,学术体制连同其所属的宏观体制如果未有根本的改观,则“附庸学术”的命运就根本不会有真正改观;社会公正民主不相对实现,民族文化心理不反思净化,为“沪上刀客”叫好的水浒式“愤青思想”更不会真正消除。
  但是从学人个体的角度而言,则是完全能够改变自身所从事思想学术的概貌。毕竟,我们不能在抱怨、牢骚声中,忽略了自身之于思想独立、学术深入的努力。诚如邓晓芒先生所言: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如果还不能找到自己独立的人格基础、把自己塑造成不同于儒道类型的新型知识分子,那就真是活该万劫不复了。①因此,必须突破愤青思想、附庸学术的双重障碍。回归到自身;回归学术兴趣。
  实现对这种双重障碍的突破,首先,个体应“回到你自己”“认识你自己”进而才能“解放你自己”,做到独立自主的思考。深谙独立自由治学之于学人的“寂寞的欢愉”,以及这一过程本身凸显的学理关怀,学人不能仅仅满足于在热热闹闹的论坛争鸣上发几篇文章以博个虚名,而实在是要耐得住寂寞。
  其次,深谙自由要义,真正领会学术求知本身乃是为学者最大的乐趣,做到“冷静自知”,以求个体内心自由;自由是个体觉醒基础上的内心自由,不是缘木求鱼般向外界求索的自由。冷静自知是回到自我、面向自我的必然前提;而个体内心的自由,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是认识你自己;到了尼采那里是跟随你自己;中国轴心时代的伟大先知庄子的主张则是自适其适。当然了,三者说话的历史背景,思维方式及关注对象各有木同,但共同点均是基于人之为人的思考。苏格拉底其时,古希腊早由泰勒斯传下的宗旨就是为求真知两眼看天,哪怕一不小心掉进了井里,是求真;尼采则是这位酒神意志的超人在“重估一切价值”时说出的话,乃是基于上帝死了,个体独立解放时说的豪言壮语,是自由。而庄子则是在间世趋道之中的“自适其适”,前提是因应外境,因循内德,是中国式永不懈怠永不自满的逍遥无待。
  再次就是读书,读什么书,自然是个体的自由选择,允许不加分辨而泛滥,但必须要有老老实实的阅读与思考,力图还原到其思想学术的语境实境,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自己与前贤。不能因了思想学术之“傍大款”而盲目崇奉权威。“傍大款”的可取之处,是自己不遗余力地同某位思想学术大家潜在的对话,借此发现自己。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的独立思考,进而能做到合理批判学术大款,因为世上不存在绝对真理,否则就会沦落为依附他者的传声筒。个人所需要做且能做到的,是在独立自主的个体自由探究基础之上的谋取独立,进而改变所谓的“依附”现象。
  最后,将治学与思考面向自身与自身所认识的世界。为学也,未经自身质疑批判并审慎思考的思想,是人云亦云的郢书燕说,不是自身习得的思想;未经自身分析批判并对照现实的学术,是亦步亦趋的邯郸学步,不是自己练达的学术。为文也,在阐释世界的同时也阐释自己。在此当然不是自娱自乐,更不是自欺欺人。如果学人以发表一些垃圾文章招摇现世,若不是生活所迫,那最好还是改弦易辙,不要为此东奔西走,徒然浪费精力不说,且容易在著文发表的浮华中迷失自己。谓予不信,诸多所谓著作等身的学者在现实生活中依旧迷惑便能说明这一点。
  思想是个体浸淫先贤巨著,冷静分析现实结合独立自由思考得出的思想,旁人的所谓“大批判”、不屑甚至谩骂,于己则无大碍;当然理性的质疑与批判是必须要接受而不能回避更不能忽略的,否则就是伪思想,伪学术。学术也是个体独立自由冷静批判生成的学术,学术最需要的是有费厄泼赖精神保障的质疑批判以及由此基础上的不立不破;而不是大喧嚣至上、“武力批判”“棍子帽子满天飞”甚或施加道德“判刑”下的不破不立。学术言语须专业规范,但真学者面向大众时,必须要把它用通俗的话语讲出来,做到深入浅出,逻辑清晰,才显思想功底;不惧质疑批判,真诚坦荡,方见学术涵养。而不能像某些所谓学者如此强辩:“咱俩最大的区别,是你在别人的领域太自负”那样的欲盖弥彰。①
  ……
展开
目录
学术空间与知识史
近代“百科全书”译名的形成、变异与文化理解【邹振环】
思想学术不可分离之初见
——兼议“思想淡出,学问凸显”【赵章靖】
旧文学改良与新国语建构【沈国威】
学术制度、团体与“保守”学风的兴起
——以南高国文史地部的发展为例【区志坚】

资本、制度与文化
“这简直就是一份外交赝品”:蒲安臣使团国书的英译【王宏志】
从汉纳根书信看晚清社会和军事改革【麦劲生】
再铭写本真性,或全球图像生产场域中的资本与权力【周云龙】
旅日华商与清末新式媒体
——以王仁乾、孙淦与《时务日报》为中心【林盼】

器物、意象与观念
歌德的“中国之旅”与“世界文学”之创生【谭渊】
汤用彤留美经历考及其青年时期思想源流初探【林伟】
集世界之知识造极新之国家
——侨易学视阈中马君武的进化论世界观与办学理念【全守杰】

理论与方法
语言不可通约性之谬:探寻跨文化与元语言学认知方式
【何重谊(Jean-Yves Heurtebise)乔修峰译】
现代中国思想范式的建立:侨易学初探【吴剑文】
“理论旅行”抑或“观念侨易”
——以萨义德与卢卡奇为中心的讨论【叶隽】

书评互照
《抉择:波兰,1939~1945》(伊爱莲)【杨梦评】
《奥斯维辛的余存》(阿甘本)【赵倞评】
《虚构的犹太民族》(施罗默·桑德)【傅聪评】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葛兆光)【王雨评】
《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种族主义想象力》(程巍)【孙健敏评】
《社会的经济》(卢曼)【徐畅评】
《继承人》与《再生产》(布尔迪厄)【刘晖评】
《侨易》第一辑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