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观点认为总的说来《希伯来圣经》(除开少数几段文字),尤其是《摩西五经》没有表达任何对于死后生活的期待。但前面的例子表明在《圣经》时代的以色列,个人身份的树立揭示出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种更准确的结论是生存的希望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最终)包括家族概念的扩展,亦即民族,整个以色列民族。如果说对于21世纪的人而言,这种观念在他们不可避免地面对死亡时不能给予多少慰藉(事实也的确如此)其原因首先在于现代人在确立个人身份时,认为主体和社会群体之间有着界限分明的鸿沟——尤其是家庭这种并非出于自愿而加入的群体。现代西方思想普遍强调个体及其独立自主的能力,那么,在死亡中失去自我便不可避免地被看作是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当然,除非可以通过复活来颠覆死亡)。通过生儿育女来延续家庭除了给予纯粹的精神安慰,不再有任何价值。就我们所描述的现代西方思想而言,我们似乎可以说,在拿俄米、路得和约伯的故事里,故事开头的死亡带来的精神创伤在故事的结尾处愈合了。这些人物继续生活,从头开始。但是如果说这些《圣经》故事暗示了路得的儿子俄备得以及约伯后来的七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的诞生战胜了以利米勒、玛伦、基连以及约伯早先的七个儿子、三个女儿的死亡,这样的理解似乎全然不得要领。对我们而言,《路得记》和《约伯记》描述了拿俄米和约伯最终苦尽甘来的故事,但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幸福的结局之上。死亡是绝对的,因而新发现或重获得的幸福不是绝对的,如果我们想为这样的观点寻求认同的话,将会徒劳无功。这些故事的作者们不会认同这样的看法。
《希伯来圣经》中家族的延续构成了生存的期望——生由此得以颠覆死——这种概念有可能导致一种误解,在此有必要加以澄清。既然在个家族成员死后,家庭仍旧可以延续,那么可能有人会认为最能和这种模式对应的生存方式就是永恒不朽:自我中不可毁灭的核心部分只是简单地根植于一个更大的单位,并且与这个单位一起共存,即使个体主体已经不能死而复生。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么死亡就变得微不足道,主体也就可以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了,因为他/她确信家族的延续保证了自己的存在
……
展开
——加里·A.安德森,《首要事务杂志》
本书既适合普通读者,也适合相关专业人士。麦迪甘和列文森完美地澄清了《圣经》复活概念的含义,使犹太教和基督教信仰更清晰。
——瓦尔特·莫伯利,英国杜伦大学
这部著作充满了挑战性的见解,揭示了众所周知的基督教复活信仰与犹太思想、《希伯来圣经》及同源文献中鲜为人知的先例与平行发展线索之间的关系。
——乔纳森·克洛文,美国波士顿大学
该书耀眼如宝石。乔恩·列文森和凯文·麦迪甘阐释并纠正了诸多有关犹太教、耶稣和基督教起源的错误观念,这些错误观念至今仍在曲解犹太一基督教关系。
——马提亚斯·衡哲,美国莱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