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二辑)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725108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卡(1956-2017),河北广宗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著述有《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中国道教史》(合著)、《道教志》、《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道教经史论丛》、《新译道门观心经》、《中华道藏》(常务副主编)、《三洞拾遗》(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副主编)等。
  
  汪桂平,安徽桐城人。1985-199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至今,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现任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东北全真道研究》、《道教科仪研究》(合著)、《三洞拾遗》(合编)、《齐云山志》(古籍整理)、《洞经乐仪与神马图像》(合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为集刊,包括名家论坛、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研究动态五个栏目,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二辑)》将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探讨与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二辑)》:
  三东明观与唐代长安的佛道斗争
  唐代的都城长安是一个各种宗教都充分自由发展的黄金时代,佛教、道教以及来自西域的景教、祆教、摩尼教等,都在长安的舞台上尽情展演各自的文化魅力,而以道教和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最为深远。虽然唐朝的三教关系基本上确定了道先佛后的次序,但为了争夺信众和皇室的实际支持,佛道两教人士常常展开激烈的论争活动,皇室为了调和三教矛盾,也经常在宫廷召开三教辩论的活动,东明观作为最为重要的皇家官观,在唐代的佛道论衡中显示了其深厚的学术实力。
  据《集古今佛道论衡》载,“显庆三年冬十一月,上以冬雪未零忧劳在虑,思弘法雨雩祈雪降,爰构福场故能静处中禁,广严法座,下敕召大慈恩寺沙门义褒、东明观道士张惠元等人内,于别中殿讲道,论始于斯时也,内外宫禁咸集法筵。……时道士李荣先升高座,立本际义。”①“本际”是初唐佛道论衡的主要论题之一,也是李荣道教学术思想的主旨。作为唐代重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李荣著有《老子真经注》阐发重玄之意。在此之前,李荣就多次参与了宫廷组织的佛道论辩,如显庆元年(656)与慈恩寺僧慧立论,李荣立“道生万物义”;显庆二年(657)西明寺工竣,李荣与慧立论“六洞义”等。
  李荣号任真子.系蜀地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学冠巴蜀,声名远播,高宗初年应诏人京,先后住玄都观、东明观等,才思敏捷,道学精进,为京城道流之冠。李荣与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和骆宾王都有交往,卢照邻曾作有一首《赠道士李荣》的诗作,以华美的辞藻盛赞了李荣的道行之高妙,而骆宾王的一首《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则谴责了李荣抛弃昔日情人的薄情寡义,堪为玄门怨情诗的典范之作。虽然李荣在爱情上颇有不专之嫌,但其在道教思想史上的地位不可磨灭。显庆五年(660)李荣被放还故里,龙朔三年(663)复诏还京,又与大慈恩寺灵辩论“道玄义”。高宗末年,李荣仍在长安,与罗道琼等儒生多有往来。
  李荣在京城多年参与佛道论辩,又常过于才华显露,不可避免地走过了头,据《大唐新语》载:“京城流俗,僧道常争二教优劣,递相排斥。总章中(668-670)兴善寺为火灾所焚,尊像荡尽。东明观道士李荣因泳之曰:‘道善何曾善,云兴遂不兴。如来烧亦尽,唯有一群僧。’时人虽赏荣诗,然声称从此而减。”①佛道论辩本属学术讨论,李荣之讥诮佛教似乎也有点过了头,声望大不如从前了。不过这种道士和尚之间的相互戏谑,也是当时流行的社会风尚,据《启颜录》卷下称:“唐有僧法执,形容短小,于寺开讲。李荣往共议论。往复数番。僧有旧作诗咏荣,于高座上诵之云:‘姓李应须李,言荣又不荣。’此僧未及得下句,李荣应声接日:‘身材二尺半,头毛犹未生。’四座欢喜,伏其辩捷。”②此虽属和尚道士之间的戏谑,但足见其才思敏捷。
  在李荣之后,东明观再无出现过辩才道士,京城佛道论衡亦不如唐初如此频繁和激烈,佛道二教争夺信徒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道士和尚多通过俗讲和法术来吸引信众,正如韩愈在《华山女》中所描绘的那样,长安各大佛教寺院都讲佛经,吸引了许多的民众,而道士座下寥寥无人,有女道士“华山女”装扮若仙女临凡,升座演法,一下把佛门弟子都招过来了。韩愈反对皇室崇信佛教,而此诗以戏剧的手法描写,将宗教神圣的外衣撕去,揭露了当时佛道两教趋于世俗化的面貌。为了获得皇室的特殊待遇,长安的和尚和道士之间常常争宠斗法,据《道教灵验记》载,开元七年(719),玄宗遣人迎奉蜀州新津县的一尊木文天尊像,于京城东明观安置,当时就有僧人抗议说此是维摩诘像,非道门所有,“乃雇有力之士,使于东明观道场中窃之”③。然而负像的力士被众人发现擒拿归案,审讯后才知道是西明寺僧所为。代宗年间,又有太清官道士史华与密宗僧惠崇斗法,据《宋高僧传》:“大历三年(768),太清官道士史华上奏:‘请与释宗当代名流角佛力、道法胜负。’于时代宗钦尚空门,异道愤其偏重,故有是请也。遂于东明观坛前架刀成梯,史华登蹑如常磴道焉,时缁伍互相顾望推排,且无敢蹑者。”
  ……
展开
目录
名家论坛
早期道教的神学观念
王卡先生敦煌本《老子》文献研究的学术成就
王卡搜集整理敦煌道教文献轶事
敦煌遗书多主题文献的释读、拟名与称引——以P.3021+P.3876等为中心
敦煌道教愿文所见佛道关系
经典解读
上清经所见偶景与存思关系推考
宋本《度人经》的文本与信仰初探
中古道教“三师”考
历史钩沉
明代昆明真庆观兴建考论
东明观与唐代长安道教
论蒙古族萨满教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保护
从神圣修炼到世俗救治——唐代女道胡愔医道思想浅析
田野调查
原始道教论:对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的分析与认知
民乐藏佛教水陆画和道教黄箓图:两种超度亡灵的宗教仪式
研究动态
编纂新疆民族宗教研究书目探讨
李时珍道医研究现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