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古书上曾说“刑不上大夫 ”,这就是说士大夫在气节方面不能不加以自勉。猛虎在深山里,百兽都会感到震惊恐惧,可等它落人陷阱或兽笼里,就只能摇着尾巴乞求食物,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猛虎由于受到了长期的外力制约而被慢慢驯服。所以,即使随便在地面上画个监牢的形状,士大夫也绝对不会随便进入;即使用个木头雕刻成狱吏的样子,士大夫也绝对不会和他对案受审,士大夫应该做的是,在自己将要受刑之前就拿定主意自杀,以免刑罚加身。……况且,作为诸侯之长的周文王曾被拘禁在美里;曾是丞相的李斯,也尝遍了五种刑罚;已是诸侯王的韩信,也在陈地被戴上过刑具;有称帝野心的彭越、张敖,结果都被下狱定下罪名;绛侯周勃诛杀了吕氏家族,权力超过了春秋时的五霸,后来也被囚禁在待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大将军,最后也穿上了囚衣,戴上了刑具;季布卖身做了朱家的奴仆;灌夫被关押在居室受辱。这些人都是王侯将相,威名在邻国都有传扬,在犯罪遭受刑罚制裁的时候,却不能下决心自杀身亡。纵观整个社会,古今都一样,哪里有不受辱的呢?这样看来,勇敢和怯懦,是权力地位不同造成的;坚强和软弱,也是由所处的形势决定的。这是很明了的,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一个人如果不能在受刑之前就自杀以逃脱刑罚的制裁,而是等到自己的意志慢慢衰颓,遭受了酷刑对待的时候,才想到自尽保全节操,那不是太晚了吗?古人之所以在对士大夫用刑时很慎重,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由上面的引文可以看出,在司马迁的理解里,“ 刑不上大夫”指的是,士大夫为了保全自己的尊严和气节,在刑罚加身之前,应当果断自杀,以免遭到刑罚的惩处。因为在古人看来,“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即一个人生于世间,最好的情况是不让祖先因为自己而受辱,其次是自身不受辱,再次是不让自己的颜面受辱。而在刑罚还没加诸自己的身体之时就自杀,以之避免身受刑罚惩处的耻辱,就是“不辱身”,就是“不辱理色”,此之谓“刑不上大夫”。由此可以看出,“刑不上大夫”的意思,既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士大夫享有法外特权,也不是钱文忠所理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是修养高尚的士大夫的一种行为准则。在“刑不上大夫”的本来意义里,只有尊严和气节,只有宁死不屈的耻感,而没有一点点特权的影子。
因此,“刑不上大夫”不是古代士大夫的挡箭牌而是一种自我警醒,不是法外特权而是一种自我约束。面对这样一句古语,今天的贪官污吏们难道不该汗颜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给出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对于后两条,大家的理解一般都没有问题。“贫贱不能移”,就是说真正的大丈夫不会因为自己生活的困窘、地位的下贱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指的是真正的大丈夫面对威逼和武力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而“富贵不能淫”则容易有歧义,一不留神,就会犯错误,把这句话理解为,真正的大丈夫即使富贵了也不会产生淫荡的念头,不会腐化堕落。这样的错误往往是望文生义引发的。其实,在这句话里,“ 淫”的意思是“迷惑”。
“富贵不能淫”的意思是,不因富贵而迷惑,亦即,富贵也不会扰乱大丈夫的志向。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汉语里,“淫”的词义除了 “淫荡”之外,还有别的意思。如“淫威”的“淫”,其意思就是“大”“过分 ”。
大丈夫的三个标准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是这样的: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转译为白话文就是,孟子说:“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所里,站在天下最正当的位置上,推行天下至高无上的道理。他得志的时候,就和老百姓一同沿正道直行;不得志的时候,就独自坚守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他带来迷惑,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武力威逼不能使他屈服认输。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 由此可见,“大丈夫”是孟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象征,如果仅仅是“富贵” 了不“淫荡”,离孟子对于“大丈夫”的期待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历史地名容易给人以误解,进而给阅读带来障碍,不可不留心。
譬如古籍中经常提及的“山东”,就和今天我们所说的“山东”不是一个概念。古籍中的“山东”,一般指崤(xiao)山以东。
崤山位于河南省西部,是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
古代将崤山与函谷关并称为“崤函”之塞,是山峰险陡、深谷如函的形象表达。贾谊在《过秦论》中曾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崤函之固”的崤函指的就是崤山和函谷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