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70910
  • 作      者:
    证严上人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第一本由郑严上人亲自阐述慈济宗门精神理念的著作
    郑严上人:
    静思法脉勤行道,慈济宗门人问路
    “慈济宗以台湾花莲为发祥地,普遍到国际间;法的精髓都在《无量义经》,这是我终身奉行的经典,也是慈济精神的依归。”
    证严上人:做,就对了
    我没有天眼通,只是知道选择正确的事情,往对的方向走,起步与终点就能对准。
    有人问我:“您是不是在四十年前,就知道慈济有今天这么成功?”
    我回答:“不知道,但是我认为应该做,做就对了。”
展开
作者简介
    证严上人,台湾著名宗教家、慈善家,是慈济基金会的创始人与领导人,开创慈济世界,含括“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大志业。二〇一〇年,被台湾民众推选为“最受信赖的人”。
    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
    一九六三年,依印顺导师为亲教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奉持不懈。一九六六年,创办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一九六六年以后的数十年来,慈济世界在上人慈悲呵护下,一步一步,坚实的茁壮;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济人,出现在全世界许许多多有灾难与苦痛的地方:亲手拔除人们的苦与痛,秉慈运悲行于菩萨道,同心实践证严上人三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难。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井获得“全球佛教贡献奖”“艾森豪威尔国际和平奖”“亚洲最杰出女性奖”“庭野和平奖”等众多国际性荣誉。
展开
内容介绍
    静思法脉,就是克己、克勤、克俭、克难;慈济宗门,就是复礼。慈济人志为人间菩萨,身体力行走入人群为道场;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法中有禅,从见苦知福体悟人间苦难与温暖,进而行正道,迈向真善美的人生。
展开
精彩书摘
    虽然现代农业耕作已机械化,减少许多人力,但是机器的制造也需要工业配合,从机械原料开采,到设计、制造、运送、贩卖,都需要许多人力的投入;白米要煮成熟食,炊具锅碗、瓦斯等,更是不可或缺,无不是众人辛苦而成,所以一粥一饭都要好好地珍惜。
    同理,世间所有用品,皆是来自大地,赖众人之力所成就,所以我们不仅应该珍惜所有的物资,还要“疼惜地球”。曾经有位美国的教授,希望找出环保、人性伦理与地球的关系,以便大力推动环保工作;他拜访慈济时,听到我说“疼惜地球”十分好奇,请我进一步解释。
    我说“疼惜”的意思,就是视地球为生命体,人人要用保护自己身体的心情对待地球,并举例告诉他,我的笔记本大都是记一些备忘录,每张纸至少使用三次:第一次用铅笔写,第二次用钢笔写,最后再用毛笔写一次;环保必须从自己做起——先爱惜周遭的物资。
    现代文明讲究享受、生活方便,节省人力劳动,于是不断地发明新物资,愈来愈容易取用,无形中都会伤害大地,例如现代的废弃物,多是塑胶、保丽龙,很难自然腐化;各式家电冷气机、电视机、电脑等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倘若没有惜福的观念,会养成物品尚能使用就汰旧换新,乃至丢弃的陋习。
    古云:“勤俭是美德。”我们要以静修身,以俭养德,一定要淡泊明志,生活不要奢侈,否则制造囤积大量垃圾,终至危及生活环境。倘若人人能惜福、做环保,无论是纸类、玻璃、铁罐等资源,回收再制就是不断地让资源“复生”,就不会过度开发或消耗资源。
    内湖有位叶居士,看到大家随意弃置电池,既浪费又污染大地,就特意回收电池,并且悉心分类、测试,仍有电量的就整理出来,放在环保站提供大家再利用,除了惜福心之外,还需要非常有耐心,才能长期投入这样繁琐的工作。
展开
目录
导读
[缘起篇]
第一部 做就对了
第二部 行经之道——从四圣谛出发
第三部 掘井辟福田——将生命转化成慧命

[信解篇]
第一部 慈济宗门精神理念
第一章 依循的佛典
第一节 以《法华经》为精神
第二节 以《无量义经》为依归

第二章 静思法脉发展脉络
第一节 从佛陀肤慰地球图看佛心师志
第二节 从“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看人间菩萨道场
第三节 静思法脉——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
第四节 慈济宗门——无量法门,悉现在前,得大智慧,通达诸法

第三章 慈济的大爱精神
第一节 不忍众生受苦难
之一 信己无私、信人人有爱
之二 众生平等
之三 无国界、种族、宗教之分
之四 付出无所求
之五 教富济贫、济贫教富
之六 跨越宗教藩篱
第二节 不忍地球受毁伤
之一 生命共同体
之二 爱物惜福一
之三 温室效应与碳足迹
之四 爱大地做环保
1.水土保持
2.提倡种树
3.环保志工
之五 爱心化清流,净化人心

第四章 小结:感恩、尊重、爱

第二部 慈济人文
第一章 人文的定义

第二章 人文与文化的差异

第三章 慈济的人文
第一节 基本理念——内修诚正信实·外行慈悲喜舍
第二节 核心精神与实践之一/佛法生活化
之一 孝道
之二 斋戒/护生
之三 心素食仪
之四 礼仪人文
第三节 核心精神与实践之二/菩萨人间化
之一 四摄法、戒定慧
之二 守心、守志、守德、守戒
之三 见苦知福、入群拔苦
之四 知福、惜福、再造福
之五 人间菩萨招生
之六 推动“克己复礼,民德归厚”运动

第四章 小结:人品典范,文史流芳

第三部 立宗门弘正道
第一章 四法四门四合
第一节 “四法四门四合一”释义
第二节 大树喻/立体琉璃同心圆

第二章 慈济年轮
第一节 第一个慈济年轮
第二节 第二个慈济年轮

第三章 小结:开启世界慈善之门,迈向大爱地球村

【行证篇】
第一部 启悲心入慧门——从慈善到国际化
之一 改良心灵土地
之二 阿公的不请之师
之三 成就慧命的学校
之四 阿琴的智慧语
之五 失学幼童的希望

第二部 人医行入妙法——从医疗到骨髓捐赠
之一 眼明之乐
之二 仁医的妙方
之三 完成最佳剧本
之四 风雨结髓缘
之五 金条变钢梁

第三部 普化育入正道——从教育到社会推广教育
之一 智慧的传家宝
之二 高山上的人文课
之三 救度沦落人
之四 漂洋过海的幸福
之五 最后的心愿

第四部 镌德香入清流——从人文到环保
之一 长寿的秘诀
之二 化腐朽为神奇
之三 现代老莱子
之四 做到最后一刻
之五 草根发明家
后记
附录 证严上人重要记事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