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伊川理学新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803111
  • 作      者:
    刘乐恒著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青年学术文库:伊川理学新论》的旨趣,在借鉴学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疏解程颐(程伊川)的理学思想,并将伊川之学界定为一个“对比而融通”的理学思想系统。伊川理学的主要思想取向,乃在于强调理气、性情、体用的对比性,同时也强调它们之间的融通性,但以强调其对比性为主。同时,伊川理学揭示出两种对比性,一种是本源本真的状态下,阴与阳、理与气、性与情等两两对照的内容所自然具有的结构性与动态性的对比融通关系;而另一种则是在现实情境中,人心因为不如理如实,而所形成的非本源非本真状态下的性与情、理与气的似分裂相。
展开
作者简介
  刘乐恒,男,1981年3月生,广东省东莞市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哲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2010)、哲学博士后(武汉大学,2013)。研究领域为现代新儒学、宋明理学,兼及中国佛学(集中在晋至唐代佛学思想)。在《汉学研究》、《哲学与文化》、《新华文摘》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学术研究的座右铭为:进德修业、中西对比、文哲互动。
展开
内容介绍
  《青年学术文库:伊川理学新论》的旨趣,在借鉴学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疏解程颐(程伊川)的理学思想,并将伊川之学界定为一个“对比而融通”的理学思想系统。伊川理学的主要思想取向,乃在于强调理气、性情、体用的对比性,同时也强调它们之间的融通性,但以强调其对比性为主。同时,伊川理学揭示出两种对比性,一种是本源本真的状态下,阴与阳、理与气、性与情等两两对照的内容所自然具有的结构性与动态性的对比融通关系;而另一种则是在现实情境中,人心因为不如理如实,而所形成的非本源非本真状态下的性与情、理与气的似分裂相。
展开
精彩书摘
  《青年学术文库:伊川理学新论》:
  如果只是这个原因,那么这种感应循环之道,可能不会既大且远、持久不息。伊川指出,阴阳、动静、屈伸、进退之理,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先阴后阳、先静后动、先屈后伸、先退后进。在这个基础上,方有阴阳、动静、屈伸、进退之相感相应。他通过阐发《系辞》之说指出,盈天地间的一切,无论是天道还是人道,都不外于此理。例如尺蠖之虫之所以能持续前行,是因为它自己先将身体自我屈缩,然后才能前进。它越能屈缩自己,它向前的伸展就越远。又如龙蛇之所以能够奋迅升举,是因为它们能首先蛰伏潜藏。人道也是如此。君子之所以能够利人利物,开物成务,振民育德,是因为君子首先会退藏于密,深入浸润于精微的天理之境中,不汲汲以用世为务,如此潜藏积养,久之则自然会致用广大。由此,通过对《系辞》的阐发以及自己对天地间之人与物的考察体认,伊川指出天地的感应之道还有“摄用归体”、“反本归原”的品格和特征。阴阳动静之气的感应应感是用的层面,而由阳动而摄归至阴静、由阴静而摄归至本源,则只有纯然而冲漠无朕的天理本体。他指出,天地间的人与物,皆可摄归至纯然一理。
  ……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前论
现代新儒家论伊川
第一节 马一浮
第二节 唐君毅
第三节 牟宗三

第一章
理气篇
第一节 理气
第二节 理说
第三节 中说

第二章
感通篇
第一节 天道
第二节 人心

第三章
性情篇
第一节 性情
第二节 性说

第四章
政道篇
第一节 中与正
第二节 仁与公
第三节 德与位

附录一 论张载哲学思想中的"感通"问题
附录二 程颐性理说新论
后记
主要征引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