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术文库:伊川理学新论》:
如果只是这个原因,那么这种感应循环之道,可能不会既大且远、持久不息。伊川指出,阴阳、动静、屈伸、进退之理,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先阴后阳、先静后动、先屈后伸、先退后进。在这个基础上,方有阴阳、动静、屈伸、进退之相感相应。他通过阐发《系辞》之说指出,盈天地间的一切,无论是天道还是人道,都不外于此理。例如尺蠖之虫之所以能持续前行,是因为它自己先将身体自我屈缩,然后才能前进。它越能屈缩自己,它向前的伸展就越远。又如龙蛇之所以能够奋迅升举,是因为它们能首先蛰伏潜藏。人道也是如此。君子之所以能够利人利物,开物成务,振民育德,是因为君子首先会退藏于密,深入浸润于精微的天理之境中,不汲汲以用世为务,如此潜藏积养,久之则自然会致用广大。由此,通过对《系辞》的阐发以及自己对天地间之人与物的考察体认,伊川指出天地的感应之道还有“摄用归体”、“反本归原”的品格和特征。阴阳动静之气的感应应感是用的层面,而由阳动而摄归至阴静、由阴静而摄归至本源,则只有纯然而冲漠无朕的天理本体。他指出,天地间的人与物,皆可摄归至纯然一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