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价值观阐释和价值判断
1 价值观的阐释和价值判断——催生了各种价值理论的问题
1.1 价值理论多样性及其经验解释的不足
1.2 曼丘生三难
1.3 曼丘生三难和科学知识
1.4 曼丘生三难以及规范和价值的阐释
1.5 “信仰主义”理论
1.6 怀疑论
1.7 各种理性理论
1.8 规范信念和实证信念
1.9 曼氏三难和道德生活
2 理性理论:理性选择模型的局限
2.1 理性选择理论(RCT)的魅力
2.2 RCT是否是一种普遍理论
2.3 其他出路
2.4 托克维尔的两个例子
2.5 认知理性
2.6 至关重要的特例
2.7 理性选择理论:一个更具普遍性的模式下的具体例子
3 相对主义vs.自然主义理论:其理论兴趣和局限性
3.1 广为流传的价值相对主义
3.2 此类观点对社会学家和普通人的可接受性如何?
3.3 自然主义的反应
3.4 道德信念的理由
3.5 再论社群主义
4 价值理性:具有开创性但又困难的观念
4.1 常被误解的韦伯
4.2 韦伯社会学的方法论原理
4.3 韦伯为何确立这些原则?
4.4 道德感受
4.5 信念伦理学(Gesinnungsethik)和责任伦理学(Verantwortungsethik)
4.6 回到康德?
5 将理性选择模型普遍化为认知模型
5.1 集体信念的阐释:“认知”模式分析
5.2 第二类信仰:认知心理学案例分析
5.3 第三类信念:知识的社会学案例分析
5.4 第三类信念:规范和价值的社会学例子
5.5 非功利主义理性观念的必要性
6 认知模型在正义感分析中的应用
6.1 关于价值感的哲学和社会学
6.2 价值感的认知理论
6.3 亚当·斯密的例子
6.4 斯密的启发
6.5 认知模式的两个应用
6.6 情境效应重要性的验证
6.7 公平以及合法性等的标准是什么?
6.8 具体价值观、正义观的普遍性维度和情境性维度
6.9 不平等容忍度的情境差异
6.10 超越康德理论、功利主义和契约论
7 民意分析中认知模型的应用
7.1 对“中立旁观者”隐喻的自由阐释
7.2 社会关系效应:特殊利益、集体利益、角色利益
7.3 社群关系效应
7.4 位置效应
7.5 社会组织和个人
7.6 认知效应
7.7 价值效应
7.8 舍勒效应
7.9 联合效应
7.10 托克维尔一库兰效应
7.11 中立旁观者的影响
7.12 民意和社会生活理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译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