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是什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0088469
  • 作      者:
    周民锋著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人是什么》通过对古今中外先贤圣哲思想的分析、诠释,甚或切磋,以在跨时空的交谈中,吸取智慧、获得启迪,真正认识“人”之为“人”的意义。全书思想敏锐,语言流畅、生动、充满哲理。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是什么?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众人;可以是众人共有的精神和文化,也可以是由共同的文化精神组成的民族及其历史。在这些形态中,主体都是人。表面上看来,我们的叙述似乎改变了初衷,不再是每个人想知道的同自己有关的“人是什么”,而像学者一样去探讨精神、文化、民族和历史这类大间题了。但是,细想一下,我们每一个个人,难道能够离开这些范畴弄懂“人是什么”吗?即使说能够弄懂,大概又要回到“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人的社会性自然性之类抽象的索解上去了。《人是什么》系哲学随笔《圣哲与凡人的对话》通过对古今中外先贤圣哲思想的分析、诠释,真正认识“人”之为“人”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人是什么》:
  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将这个故事写成著名的悲剧,代代流传,具有永久的魅力。
  命运,当它只意味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只不过像是菜市场上一笔笔简单的交易;当它要对无辜者巧设圈套,甚至使他因善得祸时,就是一场残忍的捉弄。人们于是在命运的悲剧中,看到了自己的软弱和无奈。
  希腊人相信命运,相信诸神,也有勇气将一个个关乎命运的悲剧上演给人们看。可是他们始终没有找到抓住命运之神的办法。
  将近3000年后,20世纪的弗洛伊德再次引用了俄狄浦斯的凄惨故事,并提出他的理论。他从俄狄浦斯无意中犯下的杀父娶母的罪行中,分析出人类本性中有这样一种“原罪”:男孩子总要排斥父亲想独占母亲,女孩子则总要排斥母亲而想独占父亲。而在这些倾向的背后,是性的力量在起作用。
  性是什么?是男女间相互吸引、相互激动、相互冲撞、相互平衡的生命力,是大自然埋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能量块。
  在中国的语言文字中,性和生两个字本来是通用的。所以,性就是生,人性就是性,人生也是性。因为有性,人类才得以繁衍;因为有性,才有多姿多彩的人生。人生和人性的一切悲喜剧,往往离不开性,性就成了贯穿人生的命运之神。
  这时,再回过头去看看热衷于寻找命运之神的希腊人吧。
  伟大的特洛伊战争的发生,只是因为帕里斯抢走了美女海伦。狂怒的美狄亚不惜以杀死亲生儿子作为报复丈夫的手段,是因为伊阿宋背弃了她,移情别爱。作为众神之主宰的宙斯,不断地犯下风流韵事,不断地躲避他的妻子朱诺,又是因为他逃脱不了爱神之箭的魔力。
  尽管人们理解这一切,似乎仍然有相当多的人们并不喜欢弗洛伊德对人类命运的宣判,因为这过于残忍,过于丑陋。
  在一个更为古老的希腊神话中,我们发现有一种远为美好的表达。那就是关于创世的爱神埃洛斯的传说。
  埃洛斯是一个最古老的神祇。他的父亲是卡俄斯。卡俄斯又叫混沌,代表着创世之前的整个空间,是永恒时间的产物。那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深渊,其中充满着夜和雾。
  凝聚起来的雾呈卵形,劈为两半便形成天和地。
  天叫乌刺诺斯,地叫该亚。
  卡俄斯便同乌刺诺斯或者该亚生出了埃洛斯。所以,埃洛斯具有宇宙起源的特点,是自然力创造本原的化身。
  有人把埃洛斯称作春之神。他统治着外部世界,以及人和神的精神世界。在埃洛斯的威力面前,无论是神还是人,都只能屈服。因为埃洛斯是爱情的化身。
  他是爱神阿佛洛狄忒的伙伴和使者。他古老而年轻。他挽弓射向凡人和神衹的金箭,百发百中,必能唤起他们心中的爱情,使他们心醉神迷,失态显性。
  于是,爱情的欢乐、痛苦、幸福、忧愁便支配着他们,甚至可以使他们无怨无悔地走向死亡。埃洛斯成了主宰他们命运的威力无比的神。
  无论是中国的算命先生测字、问生辰,还是吉卜赛的女巫看手相转水晶球,爱情和婚姻总是人们最想知道的秘密。古往今来,关于爱情的悲喜剧也总是最能动人心魄,催人泪下。
  但是,在今天,恋爱,几乎是人人享有的权利;婚姻,是受法律保护的制度;生育,是科学和医学加以描述的过程。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凡俗篇
1.命运之神
2.童年之梦
3.父母之心
4.青春之恋
5.师长之言
6.众人之潮

二、圣哲篇
1.神佛的启示
2.圣人的追求
3.自然的意志
4.教化的典范
5.奇峰的突起
6.反叛的呐喊

三、众我篇
1.自我与他我
2.小我与大我
3.有我与无我
4.物我与神我
5.情我与理我
6.理我与欲我
7.假我与真我

四、求索篇
1.人是精神
2.人是文化
3.人是民族
4.人是历史

结束语
再版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