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德代价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6745
  • 作      者:
    吴灿新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吴灿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哲学部原主任、二级教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中国政治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广东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会副会长。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妇女学会副会长等。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建校60周年“感动党校”先进人物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哲学和伦理学研究,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及主编与合编著作、教材五十余部,发表论文近四百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骄人成就,但伴随改革开放这股巨大的历史洪流,也隐藏着危机与挑战,付出了一定的道德代价与发展代价,因此,我们必须科学系统地认识道德代价问题。《道德代价论》运用一般与特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代价”、“社会代价”与“道德代价”诸概念的厘清,对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道德代价思想历程的考察和梳理,全方位地展开对道德代价问题的探究,内容涵摄道德代价的含义、本质、基本特征、主要类型、基本规律、基本价值、基本历程、基础、根源及道德代价降低的途径、方式、机制等,特别是重点探讨了道德代价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发展伦理的内在联系,是我国当下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道德代价问题的论著,具有突出的理论问题意识与很强的实践性。
展开
精彩书摘
  《道德代价论》:
  对科学技术给人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思考当然不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专利,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本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也明确指认了现代技术带来的代价,而且这种代价是人本身的异化,是对“存在”本身的异化。“为技术的统治之对象的事物愈来愈快,愈来愈无顾忌,愈来愈满地推行全球,取昔日习见的世事所约定俗成的一切而代之。技术的统治不仅把一切在者都立为生产过程中可制造的东西,而且通过市场把生产的产品提供出来。人的人性与物的物性都在贯彻意图的制造的范围之内分化为一个市场的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由此,人本身及其事物都面临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就是要变成单纯的材料以及变成对象化的功能”。④人对技术的应用、对自然的征服带来的是人自身的奴役存在,是人越来越走向作为对象化、材料工具性的存在。这无疑给沉浸于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生活的人泼来了一盆冷水。这当然不是哗众取宠的言谈,而是从代价角度去反思现代科学技术必然得到的结论。科学技术发展不是最终的目标,最终的目标是人的良善生活,一切以人为本,由此去评判科学技术确实需要保持冷眼。但以偏概全地看不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就必须被批判。绝不能根据经验的抽象分析就宣判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无道德性、本质异化性,要从未来的发展上看到它的合理开发和运用对人类整体道德水平的进步作用。
  提醒人们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时,不忘记思考以人为本的真实意蕴,思考人之为人的本真存在和人的生活的良善目的,正是法兰克福学派道德代价论的核心逻辑和根本价值。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弗洛姆更好地贯彻了这一逻辑,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人的异化以及人的病态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西方社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导致了现代西方社会成为一个精神不健全的社会,“舒适的物质生活、财富的平均分配以及稳定的民主与和平,都是西方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然而,最靠近这一目标的那些国家出现了严重精神病的征兆。”①工业社会带来了人类的两个重要心理:其一是以为生活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享乐,就是满足一切愿望或主观需求的绝对享乐主义;其二则是认为自私自利、利己主义和贪婪无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但事实是,人貌似通过利己享乐实现了自由,实际上却被资本牢牢地掌控,成为“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他自由了,也同时患上严重的疾病。“他自由了,但这也意味着:他是孤独的,他被隔离了,他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天堂永远地失去了,个人孤苦伶仃地活着,孤零零地面对这个世界,就像一个陌生人被抛入漫无边际和危险的世界一样。新的自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深深的不安全、无力量、怀疑、孤独和忧虑感。”②人被社会抛弃了,这恰恰是当代社会最大的道德代价。人本主义逻辑的批判性强度是足够的,关键的是要提出避免道德代价的举措,这当然不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强项。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道德代价”问题研究的意义
(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反思
(三)发展学特别是发展伦理学的理论拓展
二、道德代价问题研究概述
(一)国外对道德代价问题的研究状况
(二)中国对道德代价问题的研究状况
(三)国内外道德代价问题研究的主要成就与发展空间
三、道德代价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一)道德代价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道德代价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道德代价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一章 道德代价概念论
一、社会发展与社会代价
(一)发展与社会发展
(二)代价与社会代价
(三)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的关系
二、道德代价的界定
(一)道德代价与社会代价
(二)道德与道德代价
(三)道德代价的含义
三、发展伦理与道德代价
(一)发展伦理学的基本内容
(二)发展善与发展恶
(三)绝对道德价值与相对道德价值

第二章 道德代价思想论
一、西方历史上的道德代价思想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道德代价问题的最初探讨
(二)中世纪:道德代价的经院哲学阐释
(三)近代:对道德代价的自觉理论探索
(四)现当代:道德代价问题的深入反思
二、中国传统道德代价思想
(一)义利问题上的道德代价思想
(二)理欲问题上的道德代价思想
(三)忠孝问题上的道德代价思想
(四)礼制问题上的道德代价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代价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二)道德代价是人的异化之苦果
(三)道德代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资本主义道德的缺损及未来走向

第三章 道德代价本质论
一、道德代价的实质
(一)社会代价的本质
(二)道德代价的本质
(三)道德代价的基本规律
二、道德代价的本质特征
(一)道德代价具有精神性
(二)道德代价具有否定性
(三)道德代价具有规范性
(四)道德代价具有内在性
……
第四章 道德代价价值论
第五章 道德代价历程论
第六章 道德代价基础论
第七章 道德代价根源论
第八章 道德代价调控论
第九章 道德代价机制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